从“手术刀时代”过渡到“精密仪器时代”,杨树旭用他的一双巧手,从死神手中抢下一个个濒危患者,续写他们的生命篇章。
内镜高清“直播”颅内影像
医生手起刀落助患者重见光明
“近年来,神经外科发展速度非常快,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杨树旭告诉记者,之前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发展的主要是显微镜技术,而近几年,内镜技术作为“后起之秀”,与显微镜技术同时发展。
“手术中显微镜依旧占主导地位,部分手术也可通过内镜完成,两种技术各有适应症,相互补充但无法取代彼此。”杨树旭介绍,目前,垂体瘤是公认的采用内镜做手术的病症。
内镜可谓是医生的另一双“慧眼”,经鼻腔深入颅内,高清“直播”颅内影像,不仅弥补了显微镜显示范围窄、视野不清晰的不足,还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以及手术的安全性。
众所周知,神经外科的病人大多病情危重,神经外科医生也当之无愧是“与时间赛跑的人”,扭转生死往往只是一秒间的事。因此,巨大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了杨树旭的肩上。
21年来,杨树旭做过大大小小数千台手术,目前平均每年三四百的手术量,在神经外科已属“巨额”。他坦言,对于大部分手术,他都已经不记得了,但有一台手术却让他印象深刻。
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突然间双目失明。“是巨大垂体瘤出血压迫视神经导致的,需要马上手术。”杨树旭当机立断,准备用内镜切除肿瘤。然而,没有人知道,他沉稳冷静的声线下,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紧张和压力。
“那个时候内镜手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是非常成熟。”杨树旭说,尽管此前他已经成功做了好几台内镜手术,但都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如此紧急的状况还是第一次。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没有别人提供帮助,杨树旭“单枪匹马”,开始了为时4小时的生死拉锯战。手术很顺利,患者的垂体瘤被切除,第二天就重获光明。直到病人出院,杨树旭高高悬起的一颗心才慢慢放下,“很担心。一是在乎病人的生命,二是怕出事情,导致这项技术进行不下去。”
杨树旭告诉记者,神经外科与普外科不同,没办法把肿瘤整个取出,而是要一口一口“咬”出来。由于地带敏感,神经外科手术最凶险的就是大出血,一旦出现这样的意外,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手起刀落”不仅要快、狠、准,还要保证“零瑕疵”。因此,相较于其他专科而言,神经外科发展缓慢,一步一步走得非常稳妥,而培养一个神经外科领域的人才,也非常不容易,需要精工慢火出细活。
心中的天平始终向工作倾斜
随传随到,他把家安在医院旁
走上悬壶济世的医者之路,杨树旭坦言,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父亲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填志愿的时候也受了父亲的引导。”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在神经外科领域一展宏图,杨树旭说,自己恰恰就是被它的神秘所吸引。
浙江在线记者见到杨树旭的时候,他刚刚结束门诊,坐在办公室里看书,一边用荧光笔在书上写写划划。杨树旭说,他看的是《赫尔辛基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基础与技巧》,“现在神经外科发展速度快,我们做医生的,不能光凭经验,也要不断吸取知识,毕竟学无止境嘛。”
事实上,看书是他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而在书的选择上,杨树旭也有自己的品味与坚持,往往是医学类和历史类这种知识性强的书。
由于神经外科病人情况多变,医生要时刻“盯”着患者,属于杨树旭的私人时间非常有限,除了看书,杨树旭几乎很少进行其他娱乐活动,“就算有时间,也没那个心思。”的确,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他,为了离患者更近,把家也安在了医院旁边,活动范围基本就是“医院——家”两点一线。无论是更深露重的夜晚,还是好不容易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光,只要一接到电话,杨树旭就马不停蹄地往医院赶。
在家庭与工作的“天平”上,他的心始终向工作一端倾斜。“没办法,工作和病人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说。对于女儿,杨树旭的心情有些复杂。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和课业的增加,他和女儿凑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尽管懂事的小姑娘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杨树旭还是希望有时间能一家三口一起去旅行。“想是这么想,但实现起来太难了。”杨树旭叹了一口气。
很多人都说,做医生“压力山大”,学会调节心情也很重要。杨树旭告诉记者,自己的确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高压期”,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满脑子都是医院、手术台和患者,“现在学会调整了,尽量把工作和生活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