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坐在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成立30周年的活动现场,面色温润的刘阿姨被许多肾友和医护围绕着,她的内心充满着感激。她是杭州市中医院最资深的“血透之星”,也是许多肾病病友的精神力量。
35岁查出尿毒症,她曾一度很绝望
“尿毒症,当时一听到这个名词时就觉得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医生告诉我,我的肾已经萎缩地在B超里完全看不到,以后的生活,都不会有肾功能这件事。”刘阿姨回忆起当时被告知病情时的情形,“别人都有肾来排泄体内代谢废物,而我没有了。”
起初,医生告诉她要接受透析才能救命,她一再拒绝。“当时真的很绝望,觉得透析怎么可能救得了我的命。”刘阿姨说,但是丈夫和家人都非常坚持,医生也说只要坚持做透析,生存率其实很高。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89年10月,刘阿姨在市中医院接受了第一次透析。本想着,能活多久就活多久。可没想到,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坚持透析的她在治疗中找到了坚持的力量,每天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锻炼身体,定时检查,这样一坚持就过了27年。
从最开始的迷茫无助,到今天的爽朗积极,她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曾经走得艰辛,如今已越来越有信心。
“许多肾病发展下去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一定要尽早治疗,效果就会很好。积极配合医生做治疗,病魔就没那么可怕。”作为27年的老病友,刘阿姨对肾病颇有心得。
与刘阿姨深有共鸣的,还有梁先生。一件红蓝相间的条纹衫,一条深色牛仔裤,如果不说,你不会觉得对面站着的这个179个子的硬朗男人,已经68岁了。
2000年,他在单位体检时检查出患有肾炎。但当时因并未感到不舒服,梁先生就没有接受治疗。直到2012年,他在一次长途旅行后全身肿了起来,到医院一查,发现肌酐已经近1000了,病情已发展到了尿毒症。
如今,他已经在市中医院做了4年血透了。因为知道肾病做透析坚持锻炼,所以每次来医院做血透,他都会坚持骑自行车来;不做透析的日子,他就健步走,一般每天都会走10公里,保持到现在,身体就很好。
“当然后悔,如果当时查出肾炎的时候就及时治疗,也不至于到如今这么严重。”梁先生说,“但现在经过积极治疗,身体状况一直就不错。其实,我现在住滨江,来市中医院并不方便。但是治疗室的医生护士对我们都很关怀,对于透析我从不懂到现在很懂,都是他们教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要怎么做。”
他从医60年,曾也是一位肾病患者
“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位肾病患者,所以我太知道大家的感受了。”今年,同样也是国家级名中医、市中肾病科学科带头人王永钧教授从医60年,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疾病与生命的体会。
“其实患有慢性肾炎、急性肾衰竭、高血压性肾损害,甚至是尿毒症,都不可怕。”王教授说,许多人认为做血透到最后还是死亡,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死于肾病,而是合并发作的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猝死、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对肾病来说,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饮食和运动,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能力的。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隐匿,常不易被察觉。而如果慢性肾脏病未能被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治疗,就会逐渐进展,最终发展至尿毒症。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肾脏病的预防工作,还需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及早发现慢性肾脏病的“蛛丝马迹”。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避免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或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不抽烟,不酗酒,规律生活,避免熬夜;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以免诱发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适量饮水,及时排尿;血肌酐升高的慢性肾病患者,应避免过多食用含钾量较高的水果或低钠高钾盐,以防止血钾升高。
2.避免各种伤肾因素
首先要防止滥用肾毒性药物,多种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化疗药物,以及某些中药等,均可导致肾脏损害,大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尤其是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者,更应遵医嘱谨慎用药。
其次要避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肾脏疾病,而感染也是导致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一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3.定期体检
由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故定期体检是发现慢性肾脏病的首要方法。成年人应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排查肾脏疾病。
4.高危人群要筛查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心血管疾病,以及有肾脏病家族史者,罹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应高度警惕,定期去医院做肾脏病相关筛查。
5.关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当出现眼睑、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尿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等异常情况时,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