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小儿子还不谙世事,“妈妈,妈妈”叫了好几声,医生看不下去,编了个善意的谎言——“小朋友,你妈妈睡着了”。
1月6日晚,陈女士在杭州九溪骑电瓶车摔倒被120急救车就近送至浙江医院。人送进医院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心跳、呼吸都没了,瞳孔也已放大。经事后推断,陈女士很有可能是摔倒过程中被围巾勒住,导致颈椎损伤后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
抢救了80分钟,心电监护仪上还是一条直线
浙江在线记者随后联系了浙江医院急诊科,找到了当晚参与抢救的值班医生孙仞。说到这件事,孙仞第一句话就是“太可惜了”。
陈女士今年45岁,有一儿一女,女儿刚刚成年,在嘉兴念大学。事发傍晚,她从单位骑电瓶车回家。路上有些冷,已经穿了羽绒服的她还围了条不太厚的围巾。
事发后,帮忙打急救电话的是一名路过的姑娘。她称,开着的电瓶车突然倒下,车上的人就没站起来。
6日晚6点半,急诊室内,五个医生轮流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每隔3分钟注射1mg肾上腺素针,持续抢救了80分钟,病人还是没有恢复意识和自主心跳呼吸,心电监护仪上显示还是一条直线;急诊室外,陈女士的丈夫情绪不太稳定,一直在哭,当收到病危通知单时,几乎崩溃。
晚上7点半左右,3岁的儿子以及其他家属赶到医院,来见最后一面。考虑到母亲突然离世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告诉小朋友“妈妈睡着了”,孩子也似懂非懂,喃喃自语道“噢,妈妈睡着了”。
只是一条围巾引发的血案?
急救的医护人员发现,橘红色的围巾足足绕了陈女士的脖子一圈,两边还多出来好长一段,“有可能是围巾比较长,飘到边上勾到了什么东西才摔倒的。”
孙仞解释,为了快速开展急救,医护人员往往要将伤者的衣服都剪开,不过在剪开陈女士的围巾时看到,其脖子上红色的勒痕特别引人注目,周围还出现了大块越来越明显的乌青。身上除了脖子处有瘀痕外,其他部位无明显受伤,同时仔细询问家属,病人以前也没有心脏病等病史。
如果说,造成陈女士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围巾引发的意外,那么没有马上进行急救措施,则让她失去了生存的最后希望。
孙仞说,作为一名急诊医生,他见过太多因亲人不治,家属痛不欲生的场景。但有些情况如果立即采取应急救护,或许悲剧其实可以避免。因为黄金时间就只有前面3-5分钟,过了这个时间医护人员再多的努力都归零!浙江医院已专门设立了急救培训中心,以进社区、学校、单位的方式对市民进行院前急救技能培训。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因各种意外伤害死亡,因为民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依旧非常低,其中70%的患者在病发后的“黄金时间”内得到不到有效救助而来不及送医便死亡。
另外,要提醒骑车的市民要避免带长围巾!围巾两端要系好!
学会心肺复苏“六部曲”关键时刻就能救人一命
第一步:判断有无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
第二步:高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第三步:安置伤员,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第四步:胸外心脏按压。先选择按压部位,两乳头水平连接线的正中间。然后双手掌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注意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
第五步:打开气道。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第六步:口对口人工呼吸。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然后以最短的时间间隔再吹一次。
然而,并非这个流程走完就完成了急救,要做完5个从胸外心脏按压到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循环,再观察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要是没有好转,还得继续重复之前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