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以“关注骨关节,为健康助跑”为主题的宣教活动,来自辖区内的50多位居民在“关节健康小屋”内进行了免费的骨关节功能筛查。
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海燕告诉记者,橙色代表骨关节炎比较严重。“我们一共准备了4种颜色的手环。红色代表非常严重,橙色是比较严重,黄色是轻微,绿色是正常。”马海燕说,如果领到了绿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提供健康指导并定期随访,其他颜色则建议拍片,由医生进行指导。
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钱萤表示,希望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让紫阳社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规范、连续和高效的骨关节炎诊疗服务,不仅节约医疗成本和看病时间,还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膝关节自我评估
女性比男性发病早20年
体重增加5斤膝盖负重增加15斤
目前,我国关节炎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第二大常见慢性病。其中,骨关节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也会增加。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亿,患者约超过5000万。
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张喆主任指出:“不仅如此,骨关节炎也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导致成人肢体残疾的第二大原因,显著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增加其功能障碍的全因死亡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骨关节炎患者将增长迅速,而由骨关节炎带来的医疗负等影响和危害也会大幅增长,未来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张喆认为,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发病时间早20年左右。“女性发病时间大约是50岁绝经以后,因为这个时期骨头的变化非常快,骨量易丢失,可能还会有骨质疏松,相较而言男性改变没那么明显,发病时间可能在70岁左右。”
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推骨伤科主任邱华平告诉记者,仅有半数骨关节炎患者主动前去医院就诊,大多数患者往往等到疾病发展严重了才去就诊,患者从出现膝关节疼痛到确诊为骨关节炎的平均延误时间长达两年之久,91.6%的患者仅在出现膝痛时才进行随诊,患者的就医习惯和诊治仍不规范,导致疾病的持续加重,大大增加临床治疗和康复难度。
“很多人走平路很正常,没什么特别感觉,只有在上下楼梯时会出现疼痛,或者是蹲的时间长了再站起来,可能站不起来,等他站起来活动一下又没事了,他认为好了,自己也没有重视,以为这都是正常的,就没有去医院看。”
另外,体重增加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邱华平表示,体重如果增加5斤,爬楼梯时膝盖的负担可能会增加15斤。
因此,上了年纪,别整天窝在家里,应该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张喆对患者进行指导
走楼梯和登山最损膝关节
想锻炼不妨选择游泳
很多老年人热衷于走楼梯和登山,认为这是不错的锻炼方式,可事实上,这恰恰是最伤膝关节的“武器”。
张喆主任解释说,我们人在直立行走的时候,膝关节的髌骨和后面的软骨有缝隙,不直接磨合,一旦到了屈膝的情况下,股骨和髌骨就顶住了,软骨就开始摩擦。“所以我告诉病人,锻炼最好走平路,或者散步,不会影响膝关节,楼梯爬多了,爬山爬多了,膝关节就会磨损得厉害。
张喆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他告诉记者,大约5年前,他在出差时走了一段上下坡,回来后膝关节就不行了,“疼痛影响正常活动,医院里查房楼梯都爬不动,后来连走平路都痛了。”张喆做了反思,一方面要减轻对膝关节的磨损,另一方面要减重——彼时,张主任的体重是220斤,绝对“重量级”。
关于减重,张喆表示没诀窍,就是少吃多动,管住嘴迈开腿。“我总结最关键是两个字坚持,我坚持了五年。”
怎么运动既高效又安全呢?张喆的答案是游泳,一周两次,每次在半小时以上,目前他已经成功减了40斤,膝关节也完全不痛了。“我现在查房,他们年轻人跟在后面呼哧呼哧的,完全跟不上我。”
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海燕说,为了满足骨关节炎患者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改善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寥寥无几的就诊现状,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与三甲医院联动合作,将原本由大中型医院日常所承担的骨关节炎体检、门诊和康复性治疗及评估等分流到社区,让社区首诊、上下双向转诊、疾病难易分治、上下联动成为现实,逐步形成骨关节炎“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促进骨关节炎医疗服务系统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