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4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含露 通讯员 王雪飞)网上有个段子,“春色满园关不住,满身肉肉露出来”。其实不只是肉肉,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春季也是儿童肿瘤“暴露”的高发期,因为春天衣服穿得少,宝宝身体上的异样相对容易被察觉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肿瘤外科副主任王金湖向浙江在线记者透露,随着天气转暖,前来就诊的肿瘤患儿就诊确实比较集中,光3月份就接诊了20例儿童实体肿瘤,主要以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和畸胎瘤为主,而前两者恶性居多。
让王金湖医师不解的是,不少孩子带来的时候,肚子已经像足球那么大了,难道做爸爸妈妈的一点没发现异常吗?
温州包先生的小女儿出生于2017年1月6日,上面还有个小哥哥,是家里的二胎,过两天就满三个月了。说起2个月前发生的事,这位爸爸别提有多懊悔。
“出生的时候这孩子黄疸有些偏高,照了3天蓝光后也没做全身检查就出院了。”包先生告诉记者,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觉得自己特别“愚蠢”,回家10来天,因为要做新生儿肚脐护理,他其实有发现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但当时根本没重视,以为能吃能睡能哭能拉的,大概是吃得好、长得快吧!
直到出生第42天带孩子到当地卫生院打预防针,医生一看肚子就觉得不对,建议包先生一家赶紧到医院,结果超声检查提示“后腹膜有可疑病变”。辗转一番后,孩子被转入浙大儿院,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这下,一家人都傻眼了。
什么是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发生部位往往在肾上腺、颈部、胸部以及盆腔等处的神经组织。因在儿童期发病率高,它被称为“儿童实体肿瘤之王”。在浙大儿院,因患肿瘤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神经母细胞瘤。
“我真的没往这方面想,刚出生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七七八八的病呢?”包先生说,所幸目前孩子情况稳定,经过治疗瘤的大小从原来的5~6公分大缩小到约2公分大小,“现在摸上去硬块不太明显了”。
经过这件事,他一直在反思,希望更多的家长吸取他的教训,不要重蹈其覆辙,如果当初能早点重视,孩子或许不会吃这么多苦。
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哪怕是早一点点也好!”
另外一个2个月大的孩子就不像包先生的女儿那么幸运了,浙大儿院的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留住小生命。
“这也是3月份接诊的,根据影像学检查显示,我们判断是肾脏来源的恶性肿瘤,当时肿瘤压迫到了腹腔和肺脏,孩子连呼吸机都上不了,只能紧急手术。”王金湖回忆,因为肿瘤体积太大,在切除过程中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最后没能救回来。
“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或者做个简单的体检,就可能为孩子争取到早期治疗的机会。”
王金湖作为一名小儿肿瘤外科的医生,每每看到家长等到孩子“大腹便便”的时候才来就诊,既震撼又心疼,“有些孩子的情况确实非常遗憾,哪怕是早一点点治疗也好!”
课堂笔记:儿童肿瘤“放任不管”会越长越大,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且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相比较成人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为代表的儿童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好很多,预后佳,当然,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是因胚胎发育期某些生殖细胞的分化异常所致,病发时也无特殊症状(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因此对于预防措施和早期症状,王金湖称目前医学界尚无定论。
但是,我们有早期发现的“三道防线”:一是产前诊断;二是新生儿腹部B超检查,绝大部分腹部肿瘤可被筛查;三是周岁体检,但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不包括腹部B超检查,家长可自费检查,费用并不高。
“儿科泰斗”张金哲院士教家长通过“洗澡顺序摸全身”发现儿童肿瘤,即从脖子、腋下,再到腹部、下肢,在洗澡时由上往下排查异常情况
家长们注意了,儿童实体肿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是不一样的,3周岁、5周岁是两个“分水岭”——3周岁之前发病的占了儿童实体肿瘤总发病数的60%,5周岁之前则占了80%。
目前,浙大儿院方面已联合省内几家大型妇产科医院定期开展MDT(多学科会诊),应用产前诊断技术可以发现相当一批“疑似病例”,一旦分娩后就会进入浙大儿院肿瘤外科的随访队列。“这样一来,一些特别严重的情况会少很多”,王金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