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中含有动物脂肪,其产生的热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都要高。我国的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由于这种膳食结构提供的热量不高,因此,摄入一些肥肉,可以满足人体活动时对热量的需求。尤其是体力工作者,更不可不吃肥肉。老年人如无一定的脂肪储备,瘦骨嶙峋,将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育龄妇女体内脂肪少于体重的17%,生育能力将受到影响。正常人体内应保持10%~20%的脂肪。
吃了肥肉以后比较耐饥,还可以维护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溶解脂溶性维生素,即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同时也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如果人们长期不吃或吃很少的肥肉,容易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造成视力、凝血和骨骼发生障碍。
肥肉含有花生四烯酸,它能降低血脂水平,并能与亚油酸、γ-亚麻酸合成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肥肉中的22碳多烯酸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还与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组织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并且有防止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α-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它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反而可以预防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动物脂肪也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脑磷脂和卵磷脂的重要来源。如果儿童长期吃低脂肪的饮食,会影响大脑和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另外,脂肪还有保持体态丰满、维护皮肤润泽和使头发乌黑油亮的作用。
看来,不论男女老少适当地吃点肥肉都是有益的,当然,也要把握好度,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