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事骨质疏松研究的非营利组织——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公布了一项针对近57万人所做的“中国骨健康常识”调查。报告显示,有53.50%的受访者有膳食平衡的基本观念,注意肉、菜、奶搭配;44.63%的受访者知道牛奶是有效的补钙手段。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版)也指出,中国居民膳食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钙摄取严重不足。我国城乡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平均为389毫克,不及推荐量(800毫克)的1/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倩博士告诉记者,钙摄入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钙主要来源于谷物、蔬菜,近些年,居民食用谷物、蔬菜量都比十几年前减少;其二,奶制品是膳食钙的优质来源,多年来,我国居民来自奶制品的钙摄入比例仍然较低;其三,家庭中多强调老人、孩子要多喝奶,女性因忙于工作、操持家务,常忽略自身健康,奶制品食用不够,钙摄入严重不足。
通常来说,人体骨密度在三四十岁达到峰值骨量,之后慢慢降低。因此,不论是年轻时多“存”,还是年老后多“补”,都是必要的,有助于防止因年老缺钙造成的骨质疏松、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比年轻时矮很多),甚至全身慢性持续性疼痛等。
张倩建议,应从以下四点入手,做好补钙工作。1.平衡膳食,增加钙摄入。每100克奶中含100毫克钙,建议从奶制品中获取钙质,强调“终身不断奶”。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食用300克奶制品,加上谷物、蔬菜等提供的钙,整体上基本可以达到800毫克的推荐摄入量。2.促进钙吸收。建议每天晒太阳(不要隔着窗户)
至少半小时,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冬季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3.进行跑步、走路等承重性运动。身体在承受自身体重时,肌肉对骨骼的拉伸作用和承受重力作用会起到促进钙在骨骼里沉积的作用。4.骨质疏松治疗阶段患者、老人或生长发育特别快的儿童,可考虑适当服用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