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市安定医院心理科主任陈清刚提示,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心理卫生问题,认识和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求心理支持、救治救助,是避免精神卫生问题、维护精神健康的可行方法。也要理解、尊重、关心、支持、帮助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面临的常见精神卫生问题也不同。
婴幼儿(0岁至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比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4岁至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家长多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岁至12岁)和青少年(13岁至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比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等;人际交往问题,比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比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岁至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比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比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此外,各类自然灾害、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