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吃药,但是,国外也常有一些研究注重高血压的非药物调理,虽然这些研究效果与患者个体治疗会有差别,但可供参考。特别提示的是,患者千万不要因此而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
熟吃西红柿
《欧洲更年期杂志》刊登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熟西红柿有助于降低患者高胆固醇和高血压,进而降低心脏病危险。其作用堪比他汀类药物。研究者表示,番茄红素相当于低剂量药物,却没有肌肉酸痛和损伤神经的副作用。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钱春发介绍说,这可能与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的作用有关,之前有研究显示它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与生吃西红柿相比,番茄做熟后,其中的番茄红素更好吸收。每天食用500克番茄有助预防心脏病。
常吃葡萄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脏保护实验室的米切尔·西摩教授发表在《老年医学: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食谱中含葡萄营养成分高的老鼠,尽管食盐量大,血压却比另一组老鼠要低,心脏功能也更强,同时体内炎症有所好转。该报告认为,葡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有降低血压作用,绿茶、可可豆和番茄中也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中医认为葡萄有利尿的功效,因此通过利尿来降压也是一种途径。医学研究表明,钠的摄入量与血压密切相关,利尿药能排钠、利尿,使血容量减少,心脏血液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
每天一瓣大蒜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服用“蒜素”营养补充剂的高血压患者的高压平均降低了8.4毫米汞柱,低压平均降低了7.3毫米汞柱。而且血压越高的患者,在服用该营养补充剂后,其血压降低的幅度越大。该研究负责人卡林·里德博士指出,从试验来看,大蒜的降压效果甚至不亚于一些常规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门诊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调节血压。
早睡1小时
《睡眠研究杂志》刊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晚比平常时间早1小时上床睡觉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在为期6周的实验期内,研究人员要求13名参试者(“早睡组”)每晚比平时提前1小时上床睡觉,起床时间照旧不变。结果发现,“早睡组”参试者睡眠时间平均至少增加35分钟。这些参试者血压水平下降了8~14毫米汞柱,幅度之大令人惊奇。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失眠门诊中医博士杨晓辉介绍说,睡眠太少会影响身体应对压力激素的能力,而应激激素增加必然会导致血压升高。许多睡眠不足的人一般处于长期、强烈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状态下,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易平衡失调,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出现高血压。
母乳喂养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医学院乔安妮·林德博士及其同事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生中母乳喂养累积时间超过6个月的女性,其高血压危险明显较低。即使考虑到家族病史、不爱运动、体重超标、吸烟史、酗酒等因素,这一结果依然成立。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刘德佩介绍说,虽然喂母乳降低产妇高血压危险的具体机理目前尚不明朗,但是,喂母乳的过程中有利于消耗妈妈体内怀孕时累积的脂肪,促进身材的恢复,帮助预防产后的肥胖,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试者血压达到正常健康水平。
宽容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凯思林·劳勒以“宽容”为课题进行了多项研究。他发现,能够原谅曾经背叛自己的人,血压有显著的下降;反之,拒绝宽恕他人者血压骤升,并且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作风险。
多晒太阳除了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外,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阳光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甚至延长寿命。
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也发现,太阳紫外线能释放一种可降低血压的化合物,有助于降低血压;让人解压的一氧化氮,在晒太阳后水平会有所提升,因此阳光可让人心情开朗,有助于减少老人抑郁。不过,专家提醒,在阳光下曝晒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因此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过于强烈时段。
每天拥抱4次多年从事老年保健研究的西班牙专家阿尔维托通过研究发现,拥抱对于老年人不仅仅是礼仪行为,还有利于健康。
该研究将500多位老人分为每天拥抱4次以上组和4次以下组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每天拥抱4次以上的老人的器官健康指数明显比4次以下的要好,身体显得更加健康。专家称,拥抱时动用了多个感觉器官,视觉、触觉、手臂的运动都能激活大脑的兴奋细胞,其最明显的作用是降低血压和促进血液循环。
踢足球《体育运动医学科学》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年男性踢足球是强身健体、控制高血压和防止中风的最好方式。
新研究由英国艾克赛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根措夫特大学附属医院科学家共同完成。研究发现,在平稳血压方面,踢足球的效果比医生建议的其它健康生活方式建议效果更明显。(健康时报驻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约记者杨 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