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在中国的发展已历多年,但始终无法真正生根发芽,也无法推动各项业务在此基础上获得展开。EHR在中国的发展难点到底在哪里,未来如何寻求突破口最终推动EHR的发展?
与医院内的电子病历EMR不同,EHR对于开放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主要是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医疗信息互换和共享,这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协同最为关键的基础之一。EHR与个人健康档案PHR也不同,PHR更多的是个人自主决定的,与医疗机构的协同需求相关度不高。
EHR可以让电子档案、药品诊疗信息以及处方信息联合起来,让病人和医生都参与到其中。这一方面完善了病人的电子档案追踪,让健康信息更加完整,在迁移中重复诊疗和丢失的概率都大大降低。EHR的发展不仅对医患双方都非常有利,也对医院、支付方和药企等行业内的各方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各方不光可以借此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也可以从其中获得重要的数据以进行产品的分析和战略的制定。
但是,EHR在中国却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在很多城市,EHR都已经大量铺开,但却是一个个的静态孤立的档案,没有及时更新并无法在各个机构之间进行流通。这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三个方面:首先,数据孤岛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医院之间的信息是不流通的,即使在某些地区的部分医院之间有一个内部的流通网络也非常狭窄。而且,由于公立医院的属地化管理,医疗机构之间市场化的连接也并不容易,这导致一旦病人不在所属地区看病,所有信息就完全切断了。而且,即使在本地就医,如果忘带医保卡,临时采用自费就医所产生的信息也无法整合到个人档案中去。
其次,医患双方对EHR的需求不明确。虽然说EHR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生去更好的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但现实状况是医院并没有强制要求医生去提高疗效,支付方也没有任何对医生提高疗效的约束机制。而且,无论是检查结果还是其他的相关数据,各家医院之间都不互认,医生还是需要根据病人在本院的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多机构的协同就更多的成为了一个概念,而非实践。同时,病人对于EHR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他们对提升疗效的手段都非常欢迎,但受制于医疗服务的现状,即使想去推动EHR的流通和互联也非常困难。因此,他们即使手中掌握了EHR的数据,对他们的价值也不是非常大,因为他们就医还是不得不接受医生的各项要求。
因此,虽然EHR已经在大部分医疗机构中获得了应用,但大量的诊断结果和相关数据都处于静态的碎片化状态,这使得EHR无法在中国得到有效的使用,对于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提升疗效都只能付之阙如。要想推动EHR在中国的发展可能需要如下几个举措。
首先,政策上要有较为有效的刺激。强制安装和使用相关软件并不是难事,但如何通过政策的层面推动数据的流通就不太容易。要寻找突破口,可能还需要借助当前分级诊疗的支持来首先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联动,通过为回流的病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并与三甲医院联动通过远程在内的手段为病人提供一站式的服务。EHR在其中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EHR,多机构的协同也得以真正展开。
其次,在运营上需要技术的支持和医保的精细化管理。EHR的发展还是需要大量云端的存储和传输,这可能还是需要各方协力来采购,特别是在混合云的方面,政策的支撑还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某些领域获得突破后,医保和商保在后端对EHR的支持很重要。要让医疗机构进行协同,必须在赔付上进行倾斜。而要在赔付上进行倾斜就必须推动精细化管理,可以让支付方能够获得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赔付模式。
最后,家庭医生的真正落地。如果没有家庭医生,EHR仍旧是悬浮在空中的数据而无法真正落地,因为病人即使拥有了数据也不知该如何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的健康管理都有赖于家庭医生来执行。EHR有助于家庭医生对病人日常进行监测,作出及时干预并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到大医院。
总之,电子健康档案要在中国生根发芽,需要获得多重外部的支持和整个医疗体系的变革,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