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今年健康“七件事”,新变化影响着你我他

2016-01-04 来源:钱江晚报
  要不要“二”,纠结了一大批妈妈
  
  今年过年走亲戚串门的时候,可以不聊年终奖,可以不聊抢了多少红包,一定要聊的话题,就是生不生二孩、什么时候生二孩。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中国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157票赞成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决定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这个政策也一下子催热了猴年生育小高峰,与其担心二孩影响自己的工作、考虑有没有人照顾孩子,其实最应该担心的,还是自己的身体到底适不适合。省妇保产科主任贺晶说,在准备生娃之前,大家最好先到医院做个检查,对自己身体有个全面的了解。而这种咨询和检查也不宜太早进行,在备孕前三个月,是最适合的。
  
  杭州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2015年开年,杭州人生活的第一个变化,就是来了家庭医生。签约了家庭医生,看病有了什么变化?
  
  有人说:以前我以为家庭医生就是你生病了,会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拎包上门给你看病;现在懂了,家庭医生就是你和大医院对接的中间人。
  
  今年1月1日,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跟信任的社区医生签约,每年付一定费用,就能享受一系列服务:社区诊疗、双向转诊、家庭病床、远程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等等。
  
  今年,签约居民社区首诊率已达65.4%,签约对象社区就诊人次近160万人次,转诊23.6万人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康复治疗的慢性病人享受到了便捷的“家庭医生”服务。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在拒绝朋友的劝酒时会这样说:不好意思,我的家庭医生建议我少喝酒。
  
  捐器官捐干细胞成为新风尚
  
  记得送捐献者的遗体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向曹燕芳表示感谢,翻译告诉他,曹只是其中一个人,手术室里参与器官捐献的有十几个人(评估医生、主管医生、麻醉师,获取医生、护士、见证协调员),他们的脸上有诧异。事实上,这十几个人也只是一部分人而已。
  
  器官捐献这件事,在普通人之间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了,从数据上就能说明问题,根据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统计,今年浙江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38例,都是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8月21日,菲律宾顾氏和平奖基金会公布了2015年顾氏和平奖的得主,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等19人获奖,这也代表着器官移植改革获国际认可。
  
  互联网+医疗:正在慢慢影响你的求医问诊
  
  刚刚闭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主席在演讲中肯定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成长,与医改进程息息相关,用互联网技术改善看病难难题,浙江也做了很多尝试。
  
  杭州市卫计委推出的“杭州智慧医疗”,可以跨省转诊京、沪38家大医院专家。
  
  浙大一院,建立了“云病理”诊断平台,基层医院的病理报告几分钟内就能得到省城甚至国际专家的会诊;
  
  浙医二院,正在打造“广济网络医院健康云平台”;
  
  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的“健康云平台”计划,意图打造一个可容纳各级医疗机构的O2O移动医疗平台;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建立了我省首家互联网医院……
  
  传统的就医模式改变了:挂号、交费、候诊、查看检查结果都可以在网上或手机上完成,减少了时间(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空间(亲自去医院)和感情(体验差)上的无效支出;
  
  对医生来说,一方面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另一方面基层医生也多了更多学习机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而对医院来说,扩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半径,也可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一位儿科医生,打动无数人心
  
  2015年9月,钱江晚报健康微信“浙江名医馆”推送了一组发生在浙大儿院手术室的抓拍:一位穿着手术衣的男医生怀抱着一位穿着病号服、即将做手术的小萝莉,他陪着她看手机、安抚她。
  
  很多人都被这温馨的场景打动,不到一天时间就引起十万多点击和无数点赞。
  
  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众多媒体、公众人物也点赞转发,国外新闻网站也刊登了这组照片:有爱暖心帅气的石卓医生,就这样红了。
  
  不久前,石卓还当选了今年的“最美杭州人”,雷锋广场上的光荣墙揭幕那天,他带着一家人在光荣墙前合了影。他说,这个奖,代表了大家对和谐医患关系的肯定,对医学人文关怀的渴望;而他,也会继续做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纯粹的医生。
  
  这些年,因为恶性伤医事件时有发生,有人提出建立“黑名单”制度,有的要求加强医院安保,很多医生产生了过度防卫的心理。
  
  立志学医的人,其实都有救死扶伤的初心,医学是爱的产物,不能掺杂仇恨,医生有温度,医学才温暖。
  
  采访小萝莉的爸爸时,他说的一句话,记者印象深刻:以前觉得医生只是一份职业,现在觉得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了?也许就是这点温度。医生善待患者,患者感恩医生,互相温暖,“暖医、暖患”,这才应该是医患关系的常态。
  
  雾霾,让我们出门真的要看天了
  
  雾霾的话题已经热了好几年,不过今年北京首次发布的雾霾红色预警,又让它成为了所有人没法忽视的事情。
  
  医院里,喉咙、眼睛不舒服的病人12月爆发性增长,与雾霾说不清道不明的肺癌发病率更是在近年节节攀升;
  
  在学术界,浙大呼吸疾病研究团队新证雾霾致病机制,发现雾霾引起的气道疾病与细胞自噬行为有关;
  
  不管你现在出门戴不戴口罩,看看每天的PM2.5指数,应该已经像看天气预报一样频繁了吧?
  
  SARS没来,来了MERS
  
  5月份,“MERS”这个“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缩写,一下子就从医疗界中的专用词汇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
  
  在中东、韩国大量爆发感染,一直到广州确诊第一位输入性病例,因为传播性、致死率的极度相像,MERS好像一下子就把大家带入到当年SARS肆虐的情景中。
  
  好在,MERS并没有在中国传播开来,抢购口罩、板蓝根的热潮也没有出现。但是在各个医院以及疾控单位,早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发热门诊、呼吸科医生,都会问病人去中东、韩国旅游了没。
  
  面对这样的高传染性疾病,我们很有些“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味道。
  
  今年,让我们从容应对的,除了MERS之外,还有我们的“老朋友”H7N9。
  
  为什么能做到坦然面对?除了全省所有城区禁止活禽交易的措施之外,省疾控中心每个月都会通报上个月的疫情信息,和两年前的大量病例产生相比,今年H7N9最严重的情况,就是1、2月份确诊了22位感染者,而他们的特征都很明显:没有一位出现在市区、接触过活禽,毕竟在全省的郊区、农村地区,大家仍然习惯购买活鸡活鸭,所以很容易中招。
  
  要怎么避免感染上H7N9?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是最有效的:不接触活禽、多加强锻炼。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