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用“养老产业化”破养老难题

2015-11-06 来源:中国科学报
  重阳节这天,着名学者钱理群“卖房养老”的新闻走进了公众视野。据报道,钱老和老伴在养老院100多平方米住所的月租(含伙食费)约为2万元。谈及为何选择目前这家养老院,钱理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比较认同这一家养老院的理念,把养老当一个事业做。”
  
  “养老产业化”是时下热门的一个话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上,“养老产业化”话题频被提及。与会专家认为,实现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智能化,是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养老方式困难重重的背景下,解决养老服务资源“结构性短缺”的必然选择。
  
  老龄化加剧造养老产业“蓝海”
  
  “我国‘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的发展特点,使得我们应对老龄化任务非常紧迫,社会风险日益突出。特别是社会变迁和政策因素造成‘421’家庭结构、家庭小型化和人口流动,使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减退,社会服务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在“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运行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建兵在题为“老年服务创新的关键问题探讨”中开门见山。
  
  目前,我国多地(特别是城市)步入“421”时代: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日渐迈入老年人行列,4个老人、一对夫妻加1个小孩的“倒金字塔”模式诞生,这种结构衍生出不少现实的养老问题。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对“421家庭”的养老问题颇为关切。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这些父母,他们将在2020~2030年前后进入高龄老年人的行列。“我们现在要用5~10年的时间,提前来应对这一部分‘421家庭老人’,等到真正进入到面临失能或者其他状态的时候,需要一个全新的服务体系的应对。”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14年北京60岁以上人口达321万,未来10年或每年新增20万,随后全国进入快速发展期。
  
  “北京这300多万老年人口不是一塘清水,是一个流动、变化的状态。”李红兵说,北京亟须破解“421群体”养老难题。
  
  “养老产业目前几乎是一个空白且可持续增长几十年的新兴市场。”刘建兵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当今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和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巨大的养老服务缺口正在酝酿一片“老龄产业”的蓝海:老龄经济、健康经济、智慧经济和服务经济的融合带来的新兴产业和创新集群。
  
  “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足以支持养老服务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发展。”刘建兵援引的全国老龄办预测数据显示,2036年中国老年人将增至4.18亿;到2053年,老年人数量预计将达4.87亿,年均增长380多万,老年人口比重由28.7%提升至34.8%。
  
  居家养老服务的短板
  
  而从养老服务提供方式上看,类似钱理群“卖房养老”的形式并非主流。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我国将养老政策的重点放在“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我们的基本政策。”陈红兵介绍说,“今年北京市人大立法出台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它实际上决定了在‘十三五’期间北京将针对老年人在社区就近获得养老服务,将要全面进行这方面的设计。”
  
  在目前火热的养老概念产品中,“智慧养老”“养老服务信息化”是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刘建兵则指出,从发展阶段上讲,尽管我国养老服务在提出“智慧化”上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然而在信息化水平、智能程度和基本服务品质上,都还有着较大差距。
  
  “我认为现在很多智慧服务还没有真正找到需求。”刘建兵以许多老年人“坐下站不起”为例指出,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能够对接老年人这种需求的产品。“只有真正找到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推广。”
  
  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居家分散、需要突破一系列障碍,当前还需要强化养老服务中信息化的作用。信息化将通过整合、对接,可望有效降低以前所面临的相对过高的成本以及改变供需双方很难有效对接的现状。据此,李红兵说:“在整合、分散、零碎以及相关的服务需求和服务的对接上,信息化不可或缺,这项工作也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
  
  据李红兵介绍,北京今年年初完成了80岁以上老年人优待卡的工作,在今明两年,将要基本上实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手一张卡”。“那就意味着这张带有芯片的卡,将成为我们所有老年人消费、生活乃至需求表现的基本数据来源。”
  
  “信息化的核心是我们将在数据层面上下更多的功夫。围绕这块的数据所形成的大数据,来进行相关的分析、支持决策乃至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引导产业更精准的对接,都是我们‘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李红兵说。
  
  智慧养老的本质是创新
  
  随着以信息通信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不断深入,“智慧养老”成为新时期养老产业化的最大抓手,然而,如何就智慧养老布局产业发展,仍是身在其中许多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的谜题。
  
  “智慧养老将实现老龄大数据。”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信息技术部主任陈振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智慧养老要着眼于整个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老年人个体需求,“要从服务个体向服务产业化转变。”
  
  陈振华介绍说,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由机构养老为主向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兼顾、由传统以维持失能(含失智)老人基本日常和社会性生活需求为主向以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和独立自主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整合性服务转变。
  
  “这种变革的本质是科技创新,即现代科技应用于养老服务,在各种新型服务不断涌现并在社会得到普遍应用的同时,促使传统的养老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规模巨大的新兴市场。”陈振华告诉记者,大多数欧盟国家已经将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知识密集型居家养老服务业”当作是振兴经济、提升国民福利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培育和扶持。比如,德国教研部投入近上亿欧元的经费用于资助该国居家养老的科研项目“AAL”,主要内容是通过穿戴式设备、在居家和其他生活环境部署的传感设备和服务系统,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居家生活提供协助,涉及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居家照护、安全、家政和社会参与等多个领域。
  
  “我国巨大的市场优势、数据可得性优势、服务的本地化特性及后发优势,使得我国居家养老实验阶段的水平要领先于西方国家,存在着培育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或能够影响世界的养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机会。”李红兵说。
  
  然而,在刘建兵看来,目前养老服务业小微企业多、资源碎片化、产业发展合力不足,有必要组建大型实体运营机构。“这类机构拥有创新技术研发的能力,具备商业敏锐度,能够整合不同技术领域的攻关成果,并在各区开展实体化网点经营,将为各类专业服务和老年用品提供进入社区和家庭的平台。”
  
  此外,他认为,运营机构的平台化将促进有监管、有标准的老年服务市场形成,是突破“有需无市”这一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基础,也是启动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