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主题为“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
何为健康的生活方式?高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健康教育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它是指有益健康的习惯化行为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抵御传染病,更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如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的基础,主要包括四大内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 谷类为主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
每日三餐要合理安排,定时定量。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要适量。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果、水果和薯类,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减少烹调用油,膳食要清淡少盐。
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
水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成年人每日最少要喝1200毫升(约6杯)水。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最好选择白开水。
适量运动 贵在坚持
适量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够降低患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Ⅱ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适量运动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步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方式。不过,“日行一万步”并非一天必须走一万步,而是各种身体活动量累计达到10个“千步活动量”,千步活动量相当于6分钟骑车上下班、4分钟上下楼梯、9分钟手洗衣服等。
戒烟限酒 健康长久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是导致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等的罪魁祸首。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吸烟的年龄越早,发生吸烟相关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越大。二手烟更是伤害家人健康。
饮酒不宜过量。即使饮酒也应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年》提出,成年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应禁忌饮酒。
心理平衡 自我调节
心理平衡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有助于个体保持心理平衡状态。
如能尽早发现心理异常,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或看心理医生,可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