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日第15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专家呼吁加快急救立法,对急救职责进行规范,设置急诊分级和运转制度。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目前北京120急救网络有院前急救车辆约500辆,专业急救人员3000人,市民呼叫满足率不到90%,总体来说急救资源不足。此外,由于没有立法明确急救职责,对一些并不需要急救服务的情况,急救中心通常情况下也没有权力拒绝,需要做到有呼必应、有车必派,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珍贵的急救资源的浪费。
“有的人去医院看慢性病不好打车,或者普通的手指割破了这种情况都拨打120急救电话。”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说,“这种现象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方便了,但占用了急救资源,会让真正需要的人丧失最佳急救时机,甚至失去生命。”
刘红梅说,尽管现在120急救电话会在通话过程中对病情进行初步的了解和筛选,但仍然存在患者坚持而急救中心不得不派出车辆的情况。
她建议,加快急救立法,将需求分层、派车分级、急救车分类,合理配置车辆资源和医疗资源,根据患者病情分级,送往不同等级的医院。
此外,刘红梅说,由于急救医生相对而言风险较高、强度较高、执业环境较差、收入较低,很多医学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到急救行业工作,也希望有相关鼓励性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急救医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