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北方有贴秋膘一说。今年8月8日立秋,恰好又是休息日,不少上班族已经准备利用这个周末去撮一顿贴秋膘。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实热、湿热、痰湿重三种体质的人,不宜贴秋膘。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经常会脸色潮红、口干舌燥。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这三类人,如果盲目贴秋膘,会越贴越难受。
患有高血压、胃肠疾病的老年人也不宜秋补,更不宜吃涮羊肉、鹿肉等益阳之品,要采取平补、慢补的方式。如果确有气血亏虚的现象,也应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慢慢平补,从而达到体内健康态。
爱着急、生气的人也不适宜贴秋膘,贴多了会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气滞,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贴秋膘可以适当延后。因为立秋后还在伏天里,人体湿气仍较重,脾胃消化功能还比较弱,进补还有些早。同时,中医说的“不通不能补”,要先消食、顺气,排出体内湿火、气阻等再进补,方能起到好的效果。
秋天进补要掌握适度原则,可以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选择既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重点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前者如鱼、瘦肉、乌骨鸡、禽蛋、奶制品、豆类等;后者则如藕、山药、芡实、红枣等。
另外,中医认为秋属燥,会导致口干、眼干、咽干、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宜食润燥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银耳、大枣、藕、赤小豆、芝麻、核桃、蜂蜜等。还可以将沙参、麦冬、菊花各10g泡制成沙参麦冬菊花茶,能起到润燥生津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