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友们的热议和质疑,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昨天进行了回应。
挨饿是引人关注贫困问题的形式
对于网友“挨饿与扶贫无法直接建立联系”的质疑,陈红涛表示,活动属于自我体验型,完全自愿参与,吃简单的饭菜或者只饿一顿,甚至只是在社交工具上把自己的头像临时更换成戴着红色口罩的形象,也能表达对活动的支持。陈红涛说,不愿意挨饿的也可以把相当于一天或一顿的饭钱通过微公益平台捐赠给“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加餐”项目,届时,这些善款将用于为云南贫困小学生加餐。
陈红涛表示,体验者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对饥饿给自己身体造成的不适感触较深,通过体验饥饿而对贫困者的生活有切身感受,他们也可能会想如果真的没有粮食、没有饭吃了怎么办,在今后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们可能会更愿意伸出手来,或者在自己外出就餐时更有节约意识,这样也就把珍惜当下、关注弱势的公益价值观传播出去了。
慢性病者不宜体验饥饿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微博提示,参与体验活动的必须是身体健康的成人,有慢性病,如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以及低血糖的人不要参与。参与体验者当天必须保证充分的饮水,同时不能有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辛苦的脑力劳动。
陈红涛说,对于健康的人来讲,连续24小时不进食问题不是很大,但此举毕竟是个挑战,参与者一定要量力而为。
有关专家表示,除了微博中提示的疾病外,患有甲亢、甲减等急性代谢性疾病的人、有急慢性肠胃炎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不适宜参加此类活动。另外,不要在体验活动前后暴饮暴食,参加活动的时候最好备有糖,以防低血糖产生不适。
体验者:挨饿前吃了3个大汉堡 撑得难受
体验者陈先生表示,为了迎接挑战,他在前天晚上先去吃了3个大汉堡,“撑得挺难受”,饭后便开始了饥饿体验。到第二天中午午饭的时候,他开始感觉饿,平时中午会到单位楼下餐馆点盖饭的他只能够眼巴巴地看着邻座的同事吃着香喷喷的牛肉饭,“我咽了咽口水,心想忍忍就过去了”。在忍耐的同时,他开始盘算这个周末吃些什么——锅包肉、九转大肠、地三鲜、过油肉,“全是带油的,其实平时不会这么吃的。”临近下班时,连续21小时的饥饿让这个身高体重均为180的小伙子有些撑不住,难以集中精神,并有些头痛。“经历了饥饿,确实感觉平时不被注意的食物也很美好,珍惜当下,自己少消耗一点,也是给别人一些机会。”陈先生说。
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赵女士则戴着写有“饥饿24,一天不吃饭”的红色口罩过了一天,她的口罩吸引了两位外国人和一位来基金会捐助的阿姨,他们说自己和家人也要参与这项活动。“‘饥饿24’不过就是两顿饭不吃,其实这种饿的感觉和真正贫困地区的人们所体会到的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平常都没有过吃饱的感觉。”赵女士说。
演艺人员王碧儿提前体验了“饥饿24”,13日早晨6点多,她喝了一点水和咖啡后,一直坚持到了第二天。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其实大多数人每天都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偶尔饿一天也没什么不好,“但长期处在贫困,每天经历饥饿的人和我们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真的需要关怀。”
公益人士
活动要避免流于形式
继“地球一小时”、“冰桶挑战”等活动之后,现在又有一个“饥饿24”,近年来此类通过互联网发起民众关注环保、公益的活动层出不穷,也不断引发讨论。“饥饿”这种感受对热衷于节食、清肠、辟谷的人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挨饿24小时就能理解到贫困人们的痛苦吗”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认为,“饥饿24”以一种漫画式的语言,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与大众交流互动,使原本沉重的话题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体现对粮食和饥饿人群的关注,活动本身没什么成本,也并没有引导大家一次性给某一家机构捐很多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我是支持这样的活动的”。有公益人士表示,“饥饿24”其实很有意义,唤醒更多人的良知,希望更多的人关心贫困人群,但希望这种活动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让人们体会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人群需要被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