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小觑眼底病
王宁利教授说,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肿瘤,第二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第三位的就是视力损害。“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恐惧的事件”。在愿失去双眼还是失去双腿的假设性选择中,答案是唯一的——没有人愿意失去双眼。
王宁利教授曾在公益讲座中请听者戴上遮光眼罩,掏出手机拨一个最熟悉的号码,一分钟的时间内,没有人拨通电话,短暂失去光明的感觉让人一时不知所措。在5种致盲性眼病中,有3种与眼底相关,它们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
眼底的视网膜血管是人体中唯一可见的血管,是很多全身疾病的反映窗口。王宁利教授提醒,眼底病拖延不得,以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为例,急性进展期可在短短2-3个月内就造成失明;即便不是急性发作,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2年内85%的患者视力将降至法律盲(视力小于0.1)。规范治疗是挽回视力的唯一有效方法,全球数据表明,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可阻止50%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失明。
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一般40岁以上的人才查眼底。王宁利教授提醒,年轻人也不能忽视眼底病。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者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达9800万,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5年以内病程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高达40%,而这一并发症在19年病程患者中高达84%。在门诊,也可以看到一些很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几年内就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指南明确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每年随诊一次。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纯性高度近视,即近视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就比较稳定,眼球组织正常;二是病理性近视,屈光度常为1000度或更高,可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病理性近视通常和遗传相关,5-10岁即可发生且进展快,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视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