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2015小满“四勿”:勿过冻 勿过量 勿寒凉 勿燥辣

2015-05-22 来源:广州日报

  饮食:
  
  清热利湿勿寒凉
  
  小满期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湿热之气较重,人们常感疲倦易困、食欲欠佳,特别是饮冷喝冰后胃肠消化功能更差,容易出现便溏便稀,甚至腹痛腹泻症状。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此时湿热之气突出,湿热困脾,还可见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因此,小满时节饮食调理应以清热利湿、助脾运化为基本原则,可吃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以清热利湿,淮山、芡实、茯苓、莲子等食材以助脾运化。天气炎热时还可吃西瓜、海带、绿豆等食物以消暑降温。
  
  成杰辉特别提醒,西瓜、海带、绿豆均为较寒之物,不宜晨起空腹进食,以免食物寒凉伤及脾胃,损伤人体阳气,引发胃寒腹痛症状。
  
  体质虚寒或胃寒的人士,在湿热天气烹制消暑降温、清热利湿汤水时,可适当放入生姜、陈皮等温性食材,以减轻汤水寒凉之性。如冬瓜、薏仁煲汤时加入3片生姜,海带、绿豆煮汤时加入一块陈皮等。另外,对于部分凉性食材经炒制后也可减轻其寒凉之性,如薏仁、扁豆用锅干炒至微黄后再作煲汤之用。
  
  防病:
  
  勤洗换衣,勿吃燥辣食物
  
  小满时节湿热较重,出汗较多,皮肤潮湿,蚊子、螨虫及细菌等蚊虫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湿疹、体癣、疮疖等各类皮肤病。中医认为,小满时期此类皮肤病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湿热之邪与风相搏,郁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而发病;二是胃肠有积热,内不得疏泻,外不得透达,邪气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致病。因此,勤洗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少吃辛辣、燥热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上述皮肤病的主要措施。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衣物材质的选择,尽量穿着透气性好、吸汗较佳的衣服鞋袜。全棉材质的袜子、衣服最好,且不易引起皮肤敏感。衣物鞋袜要常换常晒,家中床单被褥、沙发外套等也要经常换洗。一旦出现湿疹、体癣等瘙痒性皮肤病,可使用祛风、除湿、止痒的中药外搽,未确定诊断前慎用激素类药膏外涂,最好能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如已患上皮肤病,则不要吃刺激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小满食疗方
  
  1.荷叶山楂茶
  
  材料:干荷叶5克,干山楂5克,陈皮3克。
  
  制法:上述3味放茶缸内,沸水冲泡15分钟,加糖适量调味,代茶饮。
  
  功效:清热化浊,理气开胃。适合湿热内阻、食欲欠佳之人饮用。
  
  2.薏仁绿豆粥
  
  材料:薏仁100克,绿豆100克,白米150克。
  
  制法:薏仁、绿豆洗净分别浸泡1小时,白米淘洗干净,在煲中加水2500ml,先煮绿豆至裂开,然后加入薏仁、白米,适时搅拌,煮至粥成,加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解毒。适合湿热内阻、外发疮毒之人食用。
  
  3.木棉赤豆脊骨汤
  
  材料:干木棉花60克,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蜜枣3枚,生姜3片,猪脊骨5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合湿热内盛、皮肤疮痒之人食用。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