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日历,今天(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又称“国际无巴掌日”。据了解,它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参与。于是我想说,中国也要推广无巴掌日。
记得有人说过,美国的小孩基本上没有挨过打,中国的小孩没挨过打的基本没有。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就有打孩子的基因,做孩子时被父母打过,做了父母之后打自己的孩子,正是这样的代代相传,似乎少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在中国的农村,则有“下雨天打孩子,闲也是闲着”的歇后语,这里,打孩子似乎成为一种休闲的乐趣了。
打孩子的理论根据就是“动机论”,打孩子是为孩子好,是为了孩子有出息,所谓“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应该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不打孩子的国家,但是,遗憾的是,当世界有一百多个原来就不太打孩子的国家都推广“无巴掌日”活动,中国却对此无动于衷,难道我们就是要我行我素,让打孩子的陋习永远传承下去?
“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这是“国际无巴掌日”的口号,它是要求从这一天开始,以后永远不打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