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2015国际不打小孩日:从今天开始不打孩子

2015-04-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翻开日历,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又称“国际无巴掌日”。它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世界各国响应,并被扩展为“国际无巴掌日”。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参与。于是我想说,中国也应推广无巴掌日。
  
  记得有人说过,美国的小孩基本上没有挨过打,中国的小孩基本上都挨过打。我们当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这一判断,但在中国,父母打孩子,很少有人觉得不妥。
  
  中国人打孩子是有理论指导的,所谓“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与忠君思想相配套的封建宗法思想。孩子成了父母可以任意处置的私有财产,孩子对父母的打也只有承受的份儿。另一个理论根据就是“动机论”,打孩子是为孩子好,是为了孩子有出息,所谓“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到了今天,封建宗法思想大大减弱了,“动机论”却依然长盛不衰。
  
  当舆论反对打孩子之后,总会有人站出来说,教育需要惩罚,必要的体罚也是有益的。但是,惩罚不等于体罚,不等于打孩子。推广“无巴掌日”的一百多个国家,其中有部分禁止校内体罚学生,更有部分国家禁止一切对孩子的体罚,但他们那里并不是不惩罚学生。所谓惩罚,一是以行动纠正错误,例如孩子把家里的东西弄得一塌糊涂,惩罚的措施就是限时把家里整理好;二是,如果孩子犯的错误比较严重,除了纠正错误,家长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对孩子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外出的活动,或者零花钱减半等,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中国的家长们特别需要注意不打孩子,中国也特别需要推广“无巴掌日”。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建议,应借鉴国外做法,在中国推广“无巴掌日”,呼吁改变“虎妈”、“狼爸”似的教育观念,勿体罚孩子。
  
  推广“无巴掌日”,并不是说只在这一天不打孩子。“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这是“国际无巴掌日”的口号,它是要求从这一天开始,父母、老师以后永远不打孩子了。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