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地球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也借用了儿孙的地球。”从长远考虑,保护地球资源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年,我国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值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笔者走访临安市国土资源局,对临安自然资源情况进行。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一个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对每一位临安市民而言,保护地球,就从保护脚下的自然资源开始。
临安市土地利用情况
随着临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作为稀缺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现象大量存在,造成资源和资产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临安市土地面积总量大,但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小,布局上大多呈分散状,土地利用率不高。据初步调查统计,临安市城镇低效用地总面积为6826.69亩,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3.70%。
据了解,临安市城镇用地布局散乱,用地结构不合理,影响土地利用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临安城市建成面积迅速扩张,一些城乡结合部的村落已逐渐被城市包围,纳入城市的版图,形成城市里的村庄,即“城中村”。城中村内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不足,脏、乱、差现象严重,与城市景观极不协调,土地利用率低。
针对上述情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必要任务,要努力盘活城镇低效用地,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同时,要科学配置城乡、区域、产业发展用地,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引导项目使用存量建设用地,有效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
省级地质公园、采矿许可证
临安市目前是杭州地区独家
去年,省级地质公园和温泉“身份证”采矿许可证先后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这意味着,临安市目前拥有杭州地区唯一的省级地质公园、唯一的温泉采矿许可证。
2014年8月26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临安建立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杭州地区首个省级地质公园落户临安。
大明山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于1958年发现钨铍矿矿床。千亩田钨铍矿保存较为完整的采矿遗迹,是研究20世纪60到80年代人类采矿活动的实物遗存,千亩田钨铍矿闭坑后仍遗留下大量采矿巷道,号称万米岩洞,其中海拔1100米的采矿巷道现为景区游客的旅游通道之一,已经开通近1000米长度的巷道。千亩田钨铍矿位于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的千亩田花岗岩南缘,主要矿脉分布在花岗岩岩体边缘相内、围岩角岩顶盖之下,成矿年代为1.1亿年前。
2014年10月23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省国土资源厅授予临安湍口镇地热资源采矿许可证。这是全省颁发的第8本温泉“身份证”,也是目前杭州地区唯一的一本证,之前领证的7个温泉,都在浙中部、南部和东部,浙西北部目前只有临安湍口。
湍口温泉以上升泉群形成,地热区为0.2平方公里,水温高达47℃,日出水量为3000吨。并且,随着勘察深度加深,水温还将上升。目前在1370米处已测到水温接近50℃。
在史料记载中,也早有湍口温泉的踪迹。据地方志记载,早在1300多年前,在今临安市湍口村叶家,俗称芦荻墩的地方就发现了天然温泉。
明代《昌化县志卷二》中,更有详细的记载:“芦荻墩在县南四十一里,平阳突起,小墩高不盈丈,广亩余。清泉仰泻,夏凉冬温,严寒暖气熏蒸叠叠上浮,环墩无积雪。”
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创建、湍口氡温泉采矿许可证这两项都是临安市国土局在2014年“711”工程里的项目,据了解,在2015年临安市国土局将持续推进临安市地质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711”工程。
“711”工程即开展“中国矿泉水之乡”申报、重点地区温泉资源勘查、省级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示范县建设、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创建、“绿色土壤”调查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基层地质灾害精细化监测预警系统等7项重点工作,打造1个地质环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形成1套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图件及制度。7项重点工作中,有4项已初步完成,今年将重点完成“中国矿泉水之乡”申报、绿色土壤调查评价和基层地质灾害精细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3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