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面临挑战
帕金森病本身并没有致死性,它主要影响的是人的运动功能,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既然现阶段人们还很难从根本上预防这种疾病,那么如何更早地提供帕金森病早期的预警信号、继而尽早明确帕金森病的诊断,以便更早给予神经保护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胡永生介绍,帕金森病有几种典型的临床表现:首先是震颤。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四肢会按照一定的频率(一般是每秒钟4~6次)颤抖,变换一下姿势则颤抖减轻或者消失;其次是肌强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他们往往还具有一种特殊的面相——“面具脸”,没有表情,不容易笑,看上去很严肃;帕金森患者行动迟缓,例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有的还会伴有“小写症”,写字时越写越小。后期严重时,可导致进食饮水呛咳,日常生活彻底无法自理;如果从侧面看去,帕金森患者的体态会呈现出“猿猴状”——头前倾、躯干略屈、四肢紧缩;此外,帕金森病也会有一些其他的伴随问题,比如顽固性便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盗汗、睡眠不好等。
“目前,前去医院就诊的大多是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事实上,一旦出现这些明显特征,意味着已经不是发病早期了。”胡永生表示。
冯涛指出,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常见的早期症状,它可以比震颤等运动症状早出现几年。但在过去,并没有得到患者本身或是医生的重视。
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社区做的有关帕金森病早期筛查的科研项目中发现,如果一个老年人满足了嗅觉丧失、便秘、抑郁倾向、疲劳现象等非运动症状中的两个,并在基因检测中,GBA基因及其他若干基因检测呈阳性,那么他的患病几率可判定在30%以上。
但冯涛也坦言,这样的早期筛查目前还处在小范围的试验阶段,临床上还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早发现。更重要的是,即便能做到早发现,对应的早期治疗也面临挑战。对此,他的解释是:现有的治疗手段是针对黑质细胞的退化导致的多巴胺合成减少,而在疾病早期未必已经出现了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控制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涉及神经修复、再生技术,而这仍属于世界性难题。
病理确诊,降低误诊率
尽管帕金森病所表现出的典型症状已经被公众和医生很好地识别并重视,但有调查显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延误严重。出现相关症状后,就诊时间平均延迟6.73个月,近半数患者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确诊。此外,主要依据医生临床经验的诊断方式,容易出现误诊。据了解,英国脑库和加拿大临床病理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错误率高达25%。
医生除了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作出综合分析,排除原发性震颤,或者由多发性脑梗塞、脑出血、脑缺氧等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外,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真正从病理上确诊原发性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了可能。
据冯涛介绍,如果发现高危人群,或者临床表现不易判断的患者,首先可以进行黑质超声检测。在正常人群中,黑质超声没有任何回声,但帕金森病人却表现出高回声,这意味着在黑质上存在很多铁沉积。临床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帕金森患者黑质致密部的铁水平显著增高,而过量的铁对神经系统确实具有毒性作用。因此,目前铁沉积是检测帕金森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不过,他也表示,在黑质超声检测中,依然存在30%~40%的漏诊率,也就是说,这种检测手段也并不十分可靠。
在冯涛看来,目前准确度相对较高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被称为“脑多巴胺转运体PET功能显像”的分子影像学技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一些放射性配基作为示踪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末梢中的一些酶和蛋白结合,然后借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显示突触前和突触后多巴胺能系统的变化。
这些检测手段也可以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冯涛提到,由于这些技术出现得较晚,分子影像学检测中的示踪剂需要在医院当地合成,目前,只有大医院才拥有这些技术,国内普及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