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第十九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科学治疗、律动生活,其目的是倡导通过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总数超过200万,成为了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虽然日益增高,但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是可防可控的,及时就诊、规范化治疗是对抗帕金森病的关键。
据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丽华教授介绍,由于帕金森病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密切,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而现如今帕金森病的患者群体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门诊患者中青年帕金森病患者并不少见,年龄在50至65岁的人群,每增加5岁,患者的数量会出现成倍增长。王丽华主任表示,帕金森病患者与脑血管病患者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知程度、就诊是否及时、患者是否遵医嘱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等都直接关系到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所以提高大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做到早诊早治早预防,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帕金森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吕女士,近日来偶尔会感觉到头晕,因为自己身体一直健康没有什么病,所以她也没有放在心上,照常上班、做家务。直到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感到头晕,站立不稳,坐下来休息好一会才缓了过来。这次眩晕让吕女士心神不宁,跟朋友聊天后,朋友便向她推荐了一种治疗眩晕的药。拿到药物的吕女士当天就开始服用,虽然药品说明书标明每次一粒,每晚一次,但治病心切的吕女士自开药方,每次两粒,每日三次,连服三天后,吕女士却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了。家人以为吕女士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便急忙将她送到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进行救治。
王丽华主任接诊患者后,发现吕女士四肢出现强直状态,动作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高,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了解到患者没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中毒史及外伤史后,便询问患者是否有滥用药物史,根据家属的描述,医生判断患者是由于滥用药物而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王丽华主任解释说,吕女士服用的药物的确是治疗眩晕的,但是由于过量服用药物导致了患者的卧床状态,所以及时停用了误服的药物,并进行对症处理后,很快吕女士的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就缓解了。在此,医生也提醒说,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自行服用药物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虽然帕金森病本身不会致命,但是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地影响。王丽华主任指出,通常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初期会出现身体一侧上肢震颤,接着会发展到同侧下肢震颤,然后是对侧上肢,最后发展到对侧下肢,呈N字型的发展规律。同时会伴有肌张力高、行动迟缓笨拙、走路时起步缓慢,一旦走起路来会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刹不住闸,特别是在急转弯时会发生摔倒……
专家表示,除了这些人们所熟知的帕金森病症状表现外,帕金森病还有一些不被人们认知的表现,如:习惯性便秘、多汗、心慌、不宁腿、焦虑、抑郁等症状。因为很多人不会将这些症状与帕金森病联系在一起,所以常常被误诊。尽管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和细致护理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帕金森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提醒:帕金森病患者在生活中饮食应注意蔬菜、水果、谷物以及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和酒精饮料;发病初期,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没有明显的障碍,一定要坚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如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体育锻炼,并养成定时规律排便的习惯;如若患者活动困难,除主动训练外,还需要家人对患者进行被动的肢体活动以及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