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2015世界气象日主题: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

2015-03-27 来源:浙江日报
  在今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由浙江省科协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省科技馆、浙江日报等承办的“科学+百日谭”再度向公众传递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呼声。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浙江省气象学会高级工程师俞善贤今天介绍的一系列理论和事实使听众们确信,人们在过去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气候知识是无价的资源,应当成为制定决策和谋划气候行动之前务必具备的先决条件。
  
  一个重要的气候知识就是对温室气体的认知。研究表明,温室气体的剧增与工业化以来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看,温室气体堪称雾霾的“孪生兄弟”,并且比后者寿命更长、范围更广、危险更大。从温度攀升到冰川融化,从海平面上升到极端天气……俞善贤表示,众多证据线索令科学家能够自信地表示: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而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特别是每年都创下新高的温室气体排放。
  
  俞善贤披露的数据显示:21世纪的前10年是有史以来最暖的10年;30年来,浙江省海平面上升了98毫米,过去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的海防堤坝,在这种情况下标准将下降到50年一遇;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人们遭遇的暴雨等极端天气也愈发频繁,甚至给一些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不是耸人听闻的假说,也不是远在天边的预言,而是一个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正在发生的事实。当然,科学的发展既揭露了这一严峻的问题,又赋予我们解决它的信心。专家指出,有赖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能力的大幅提升,过去50年中,气象和气候科学的进步在诸多科学学科中可谓首屈一指。通过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科学家相信仍然可以改变气候变化的轨迹并将之减缓到可控水平。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馆长吉京杭今天就介绍了一系列自我力所能及的“低碳”行动。他为听众带来“绿碳”和“蓝碳”的理念。所谓“绿碳”,就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于一个现代化城市而言,努力扩大森林绿地面积、保有一个健康的湿地、给高楼和立交桥架的水泥立面种上爬山虎等,都是有效的“绿碳”行动。而“蓝碳”则把人们的目光带向海洋,另一个积存碳的“大仓库”。沿着海岸线并向海洋纵深生长的红树林、在滩涂和海水中都能生长的海草以及能孕育壮观的碱蓬的盐沼,都是人们应对温室效应的好工具。专家还解释了“碳封存”技术,也就是捕获二氧化碳并存储到枯竭的油田这样的碳库中,从而减少其排放到大气中的量。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正在推动实际应用这项技术的国际合作。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