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2015全国爱肝日:中年男性成肝癌“大户”

2015-03-26 来源:天津日报
2015全国爱肝日:中年男性成肝癌“大户”
 
  专家们在为肝癌患者进行MDT综合诊疗
  
  明天是全国爱肝日。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市肿瘤医院的肝胆肿瘤治疗专家表示,我国肝癌发病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由于绝大多数肝癌患者有乙肝背景,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普及,未来10至20年,我国肝癌发病率会出现明显下降。专家们认为,近年来,肝癌从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都明显延长和提高,正逐步摆脱“癌王”的称号。但要从根本上预防肝癌获得肝癌的最佳疗效,仍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基础肝病,如乙肝、丙肝等感染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等非感染性肝病,同时加强对基础肝病的监测,实现肝部肿瘤的早期发现。
  
  专家们建议,由于中年男性在肝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40岁以后的中年人尤其男性应每年定期体检,特别是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如丙肝、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阳性包括小三阳病人、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有5年以上的酗酒史合并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人,应3至6个月监测肝脏,一定要做肝脏B超、甲胎蛋白等检测。
  
  高血糖警惕肝癌“偷袭”
  
  “糖人”患肝癌危险性增三倍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肝炎之后影响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要比普通人增加两到三倍。据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副主任孔大陆副主任医师介绍,在该院每年收治的肝癌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症的占15%,而糖尿病肝癌患者手术后更易复发。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防肝癌“偷袭”,更需保护好肝脏。
  
  孔大陆说,糖尿病作为生活方式病正在成为肝癌的另一大潜在群体,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抵抗所致脂质代谢障碍,其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出现障碍,最终使脂肪酸在肝内存积下来,并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由于身体里胰岛素含量较高,脂肪酸的线粒体b氧化过程被抑制,肝脏被慢性炎症反复刺激之后,极易癌变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另外,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也更易感染丙肝病毒,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肝炎,这一几率还将大大增加。
  
  孔大陆强调,糖尿病作为肝癌的另一个高危因素,目前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糖尿病患者应每年甚至每半年做一次查体,在做肝脏B超时同步进行一次甲胎蛋白检测,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此外,糖尿病患者预防肝癌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尽量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避免饮酒。
  
  丙肝和小三阳需关注肝癌
  
  定期监测不依赖常规体检
  
  市肿瘤医院的统计显示,近年来,90%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历史,10%有丙肝病毒感染经历,且由丙肝诱发的肝癌呈上升趋势,成为易被人们忽视的“隐形杀手”。据该院肝胆肿瘤科武强副主任医师介绍,对成人而言,丙肝危害性可能比乙肝更大。成人丙肝感染者有高达80%的可能性会转为慢性肝炎,这一比例在乙肝感染者中不到10%。而且,丙肝症状比乙肝更为隐蔽,普通人在早期很难自我察觉,这就导致许多患者到肝硬化、肝癌阶段检查时才发现患有丙肝。此外,丙肝病毒亚型众多,初次感染后形成的丙肝原抗体不具备保护作用,因此容易再次感染。我国目前已经有丙型肝炎携带者3800万,如果不加以防范,丙型肝炎今后有可能取代乙型肝炎成为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由于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他建议进行过文眉、文唇、文身等有创美容的人,或者近期在消毒不严格的牙科诊所、中医诊所进行过牙科和针灸治疗的人,两到三个月后应进行一次丙肝病毒检查。另外,转氨酶略有升高是丙肝的早期症状,体检中出现这种情况也要及时到医院排查丙肝。
  
  “乙肝小三阳罹患肝癌也是近期值得关注的肝癌发病动向。”武强说。“临床上有一些非常年轻的肝癌患者往往是乙肝小三阳患者,他们没有不适症状,属于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而忽视了定期复诊和相关的病毒检查,体检时发现病情恶化患上肝癌。”乙肝小三阳患者是指体内有病毒存在,但自身的免疫功能可以控制病毒不在体内复制,不会传染他人,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危害,这类患者在肝炎人群中被称为“健康携带者”。这些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看起来和健康人没什么区别,但是并不代表其“健康”。相反,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即便常规肝功能检查指标正常,肝脏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癌。为此,武强提醒乙肝小三阳患者必须3至6个月做常规肝功能检查和病毒监测,切不要仅仅依赖每年的体检。有明显不适时,如疲乏、恶心等,要及时就医。
  
  3至6个月一次专项检查
  
  甲胎蛋白B超肝功能是重点
  
  “对有肝病基础的人、糖尿病患者加强监测,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途径之一。3至6个月一次的检查不算浪费,有可能查了好几年都没事,这是好消息,说明治疗有效,病情没有恶化。而一旦发现问题,早期肝癌是能根治的,患者也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该院肝胆肿瘤科张倜主任医师表示。在肝脏疾病患者的检查中,肝功能的情况、肝硬化的程度、病毒的复制情况、免疫状态、家族史等都是影响患者疾病进展发生肝癌的因素,血清中的肝癌特征标志物甲胎蛋白、B超检查、肝功能及其储备能力是检查重点。此外,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要监测病毒复制的情况。如果患者能够按照上面说的方式坚持检查、随访,完全能实现肝癌早期发现。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受检查医生的主观条件影响很大,监测最好在综合条件好、专科经验丰富的医院进行,大医院的平台上超声科、影像科、检验科等辅助科室的技术、设备都比较先进,更容易发现问题。
  
  肝癌治疗受益MDT治疗模式
  
  多学科专家会诊全程跟踪治疗
  
  该院肝胆肿瘤科主任宋天强主任医师说,肝癌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与疾病的早期发现率上升、治疗手段增加有关,也与目前治疗模式改变有很大关系。全新的肝癌治疗MDT模式即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的治疗模式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模式,它的推广让肝癌患者受益更多。该模式将治疗可能涉及的多学科专家组织起来形成相对固定的肝癌专家组,共同对肝癌肿瘤病人会诊,得出一整套治疗方案。
  
  宋天强说,本市肿瘤医院肝脏肿瘤MDT联合门诊专家涵盖了目前肝癌治疗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治疗方式,基本组成为外科、放化疗科、化疗科、影像科、超声科、介入科、病理科专家会诊后,确定最佳治疗方案、适合的治疗流程,这种模式改变了医生单兵作战的局面,也避免了肿瘤病人“先入为主”的单一治疗手段。目前,MDT模式已在我国各地医院逐步推行,北京协和医院、哈尔滨医大二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均有疑难病、结直肠肛门病的MDT模式探索。该院肝胆肿瘤科已经为近200名病人进行了的MDT诊疗,患者满意度、肿瘤疗效均较高。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