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社区发病率高达11%左右,40岁以上人群高达18.7%。也就是说,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当日,省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组织了义诊活动,向市民普及肾脏病常识。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老年人,一些年轻人,患上了肾脏病却往往“不自知”,一定要等到出现水肿、尿频、尿急等症状才会选择就医。其实,慢性肾脏病常常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形影不离”,要格外注意。医生提醒,憋尿、缺水、服用药物不当等行为,都会伤肾。
病例1
乱用药物导致慢性肾脏病
62岁的金女士,是一名有着19年肾脏病史的患者。1995年,金女士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服用磺胺过敏,当天晚上,自己就出现了扁桃体发炎、嗓子疼痛等症状,服药第三天,金女士开始尿血。
住院进行肾活检后,金女士最终被确诊为IgA肾病,从此,她便开始了每天服药的生活。“一共有5种药,每天要吃3次,基本去到哪里都要带着药。”金女士说,因为慢性肾病的困扰,自己的脸、眼睛、腿开始发肿,近几年,金女士出现了肾性高血压等疾病。
病例2
尿频尿急3年后才去检查肾脏
大约3年前,龙女士开始出现了尿频、尿急的症状,当时却没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腰疼。“我当时还以为是骨质增生,就去看了骨科,根本就没想过是肾脏的问题。”直到去年,龙女士身体开始“发胖”,经常会出现头晕,站的时间过长还会腰酸背疼,除了尿频、尿急的症状依然存在之外,小便开始像“浓茶水”,龙女士才觉得有些不对头。
去年10月份去医院检查,才查出患的是肾炎。“现在脚肿得都不行了,你看,用手按一下,就会凹下去,很长时间都恢复不过来。”龙女士边说边用手在脚踝的位置按了一下,可以明显看出被按过的皮肤凹陷下去。
医生说病
糖尿病高血压都有可能引发肾病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疾病都在发生变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罗惠民介绍,目前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脏衰竭最主要的原因。但是现在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都可以导致肾脏的损伤。
在罗惠民看来,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改变,运动却逐渐减少不无关系。“国外,尤其是美国,是以糖尿病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病例最多。国内还是以肾炎为主,但是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这些疾病导致的肾衰竭发病率在增加。”
日常保健
市民在家用药时切忌乱吃药
罗惠民介绍,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和肾脏病有很大的关系,脂肪、盐摄入过多也和肾脏病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建议,在日常保健方面,合理的饮食非常重要,尽量选择一些低盐、低脂、低嘌呤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改变生活方式。不吸烟、少喝酒,减轻肾脏负担。定期到医院做尿液常规检查。
罗惠民还特别提醒,平时尤其要注意一些损伤肾脏药物的使用。“肝脏犹如一个化工厂,有些药物在肝脏通过降解代谢,但是有的药物是直接通过肾脏代谢或排泄的”。
因此,市民在家庭用药时,无论中药和西药都不能乱吃,临床中,包括一些中药也发现了对肾脏的损伤。“感冒比较轻的时候,一些非处方药相对还是安全的,但也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对于处方药要遵医嘱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