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公众营养

全国爱鼻日:三成鼻炎患者 自己错当感冒治

2015-02-25 来源:北方网
  今天是第11个全国“爱鼻日”。据医大总医院、市一中心医院、医大二院、市人民医院、武警医院等8家医院的临床调查显示,本市三成患者把过敏性鼻炎错当感冒治疗。专家表示,鼻炎看似小病,但若不正规治疗,会引发并发症。
  
  家住红桥区的杨师傅一直头痛、鼻塞、流涕,以为是患感冒,吃了1个月的感冒药,病情反而更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他的过敏性鼻炎已转化成鼻窦炎。像杨师傅这样的病例不少,本市各大医院的临床调查显示,三成患者把过敏性鼻炎错当感冒治疗。
  
  天津医大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鑫表示,过敏性鼻炎有四大症状: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与感冒非常相似,但仍有本质区别。从症状上看,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打喷嚏就是一连串,每次几个甚至十几个,还伴有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而感冒通常只会打一两个喷嚏,并伴随发烧、喉咙发炎或咳嗽等症状。从诱因上看,感冒主要由病毒或细菌引起,过敏性鼻炎主要由尘埃、霉菌、花粉、香水、甲醛等过敏源引起。
  
  专家表示,错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治疗对身体伤害大,因为感冒药多为复方药,含有麻黄碱及抗过敏等成分,对血压、心脏影响严重。此外,贻误鼻炎的治疗还会引发哮喘、鼻窦炎系列并发症。春季正是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专家提醒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就医,接受正规治疗。(记者黄建高)
  
  今天是全国爱鼻日
  
  改掉坏习惯养护好鼻子
  
  挖鼻孔用力擤鼻涕吞咽鼻涕会引发疾病
  
  今天是全国爱鼻日。春季容易引发鼻部不适,如何在春季养护好鼻子?记者采访了本市第三中心医院专家陶树东。
  
  鼻炎感冒区分清楚
  
  有些市民一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首先就会认为自己患了感冒。虽然通过自行服用感冒药也能缓解部分症状,但过几天又会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有些人直到患上了慢性鼻炎才去就医。专家提醒,正确区分感冒与过敏性鼻炎,应掌握四种典型症状:
  
  1.打喷嚏:感冒会打喷嚏,但次数不多;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频率较高。
  
  2.流清鼻涕:流清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量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伴随着打喷嚏,还会产生大量鼻涕。
  
  3.鼻痒:感冒时主要表现为鼻塞;过敏性鼻炎的鼻腔与咽喉部位会非常痒,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还可能伴有眼、耳、咽喉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4.全身症状:感冒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无全身症状。
  
  干燥出血处理得当
  
  春季空气过于干燥,使鼻黏膜失去湿润,鼻出血的情况较为常见。如果鼻孔过于干燥,可涂点凡士林、薄荷油等油性药水,或是滴一两滴色拉油、香油。另外,注意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C,平时多喝水。
  
  如果出现鼻出血,可自行采取一些应急的止血措施:用卫生纸或药棉压迫住出血部位,一般是鼻中隔的前下区,离外鼻孔不远,再用指头在鼻翼外侧压一会儿,血通常就可止住。注意头应稍向前倾,这样流出的血会积存在鼻腔前方,对出血点有压迫作用,利于止血。千万不要把头向后仰,以防血液呛入咽喉,或咽到胃里,刺激胃黏膜而引起呕吐。如果止血困难或是反复鼻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纠正三种不良习惯
  
  1.挖鼻孔:这个动作不仅不雅观,还易损伤鼻黏膜,手上的细菌、病毒可能造成局部的毛囊炎。由于鼻部处于医学上的“危险三角区”内,如果炎症控制不好,有可能侵入颅内,危及生命。
  
  2.用力擤鼻涕:两侧鼻孔同时用力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确,会使鼻腔黏液进入鼻窦,使得鼻窦变成病菌滋生的温床。正确的方法是堵住一侧鼻孔,擤另外一侧,并交替进行。擤鼻涕后的卫生纸应立即扔到密闭垃圾桶内。
  
  3.吞咽鼻涕:鼻涕中含有尘土、细菌等微小的有害物质和过敏原,长期吞咽会引发慢性咽喉炎,吞到胃肠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疾病。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