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家庭影院的普及,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用耳不当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30多万。眼下,各大中小学生均进入寒假时期,可以从紧张的功课中放松下来,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增多,各种音响、耳机放个不停,耳朵的负担也越来越重。2015年的3月3日是第1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的重视。
在此,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青少年家长要适当限制孩子电子产品耳机的使用,使用时要适当调低音量,以保护听力。重视非职业性噪声的同时,职业性噪声也不容忽视。烟台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专家介绍,噪声是我市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据职业病网络直报统计,2013年至2014年,我市共报告69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
噪声无处不在,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生产性噪声例如冲压、打磨发出的声音;空气压缩或汽笛发出的声音;变压器发出的声音等等。
长期接触强噪声主要引起听力下降,听力下降是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过程,有的在接触噪声几年后才发现,早期为暂时性听力下降,休息一段时间后可恢复,晚期为永久性的、病理性的听力下降,直至引起职业性噪声聋。噪声除了影响听觉系统以外,还可引起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代谢等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发生疾病。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企业和作业人员:
1.控制噪声源,选择先进工艺设备,对于噪声设备要尽量单独布置,以免对其他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控制噪声传播,可采取吸声和消声技术。
3.个体防护,作业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或者耳塞,是最简易可行的方法。
4.健康加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时间,使听觉疲劳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