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当天在为“扫盲日”发表的声明中指出,扫盲可以减贫、谋职、提薪。它是改善母子健康、看懂医生处方或得到治疗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在育龄妇女教育方面取得的进步,1990至2009年间有200多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得以生命安康。扫盲利于获得知识,培养自立和自信,使所有人受益。
她说,我们冀求一个人人能够参与社会命运、获得知识并丰富知识的社会。若想成功,我们应改变扫盲计划的传统方法,除了严格意义上的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在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保护、减贫、降低灾害风险、公民参与等方面的更广泛的能力。只有这样扫盲计划才能释放出变革的潜能。同时,新技术、特别是移动电话也为全民扫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博科娃呼吁各国在此方面应加大投入,并在政治和财政上加倍付出,使人人认识到扫盲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大推动力之一。
博科娃表示,今年11月将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举办的下届“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以及明年在大韩民国仁川举办的“世界教育论坛”都将把扫盲作为核心议题并展开全球讨论,争取将其纳入2015年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中。同时,教科文组织正在奔走于世界各地,重点在阿富汗、孟加拉国、柬埔寨、埃及、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国家,将扫盲行动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
文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着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 盲有受教育机会。
为促进全球范围内扫除文盲的工作,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联合国还曾宣布,从2003年1月开始的十年为“国际扫盲十年”,努力实现2015年以前使全球成人文盲总数比200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扫盲任务依然严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今年1月底发布的《2013-2014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指出,全球现有超过2亿5000万名学童未掌握应学会的基本技能,其中一半学童在入学4年后仍无法阅读。此外,全球还有5700万名儿童失学,其中一半生活在受冲突影响国家。报告还提到,全球成人识字率基本上没有改善。2011年,成年文盲人数为7.74亿,与2000年相比仅减少1%;其中,近三分之二的成年文盲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