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无疑居于极为重要的意义。自古就有两至两分之说。与夏至不同,冬至从气候上来说,也就是真正意义的冬天。冬至开始,就要数九了。冬至、冬至,也就是告诉我们冬天已经到来。至有到来之意。
关于冬至,《太平预览》上有三意之说。大体有: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是说,冬至这天,太阳到大黄经270度,当日中午,用圭表测日影,为古尺一丈三尺,相当与今天的3.5米。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太阳的影子也就最长。因此,冬至又叫“日短日”、“日长日”、“日影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的节气之一。
仅仅这样理解冬至,可能还是有些词不达义。
因为冬至,不仅是有冬天到来,阴气之盛已经达到极致的含义;而且否极泰来,阴极而阳生,阳气也就开始到来了。所以,从小雪开始,在十二消息卦为复卦,一阳在初,五阳居上,就有一阳复来之意。
冬至节大体始于每年的公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一直到公历次年1月5号或者6号结束。其间,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也就是这个期间的前五日,藏在土里的蚯蚓,已经僵着一团,像打了结一样。
二候,麋角解。每到冬至的二候阶段,麋鹿的角,就开始自然脱落,过段时间在长出新角。
三候,水泉动。大体在冬至的三候阶段,大地的阳气有了回升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到地下的泉水,或者井水有热气向上冒出。这个在十二消息卦上已经有过说明。
有人问,不是说,“冬至一阳生”,怎么又是最冷的季节?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我国处于北半球,紧邻太平洋,受太平洋风向影响很大。冬月虽然一阳复来,但是依然是阴气盛隆,已经是天寒地冻,加上西北利亚、极地等强烈的寒冷空气带走了热量。在热量收支上仍然是支大于收,所以天气继续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