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存者夏淑琴祭奠当年遇难的亲人。从12月1日至12月20日,部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庭将陆续参加家祭活动。新华社发
13日举行的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气氛庄严肃穆,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其中,有几个特殊的群体值得关注。他们是谁?有何故事?
幸存者平均年龄超80岁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也是公祭仪式上的主角之一。包括与习近平总书记共同揭幕国家公祭鼎的夏淑琴在内,共有10位幸存者参加了当日的仪式。
85岁的夏淑琴,一家9口遭日军杀害7口;87岁的余昌祥,生父死于大屠杀,养父也被日军捅成重伤;77岁的阮定东,爷爷被日军用刺刀捅伤大腿及腹部,几天后不治身亡;85岁的周湘萍,父亲与爷爷死于大屠杀;91岁的王义隆,被日军在头上砍了一刀侥幸逃生,至今仍留有疤痕;78岁的傅兆增,曾遭日军枪击左腿留下伤疤,目睹姑妈被日军打死;90岁的岑洪桂,他的家被日军放火焚烧,未满2岁的弟弟被活活烧死,本人也被推入火海烧伤腿部……
或许没有人比89岁高龄的李高山心情更加复杂。他既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老战士,又是幸存者代表。“能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十分激动,这是国家铭记历史的举动,今天我们也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2月份脑中风,但很幸运还能走路,还能来到公祭仪式上。“只要我能活着,我就一直要作证。”
据纪念馆统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0多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