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习近平致谢的国际友人都是谁?



在昨天的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讲话时特别提到3位国际友人—德国的、丹麦的、美国的都是何许人也?
为25万中国平民提供避难场所
撰写了著名的《拉贝日记》。今年3月,习近平访问德国期间发表演讲时,就曾提到。
据公开报道,南京大屠杀期间,时任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经理和二十几位外国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也因此获得南京的辛德勒的美誉。拉贝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大屠杀内情,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证据。
1996年12月,尘封了六十年的《拉贝日记》由其外孙女莱茵哈特夫人奉献给世人。
插国旗阻日本人进难民区
1937年冬至1938年春,丹麦人受雇于丹麦史密斯公司,在南京栖霞地区的江南水泥厂维护水泥生产设备。南京大屠杀期间,辛德贝格与他的德国同事一起设立了江南水泥厂难民区,保护了约两万名中国人,并为南京城内从事人道救助的国际人士提供消息和食品。
他还将被日军残害的中国人从郊区送往医院,并在厂里建立诊疗所。为阻止日本人进入难民区,辛德贝格在水泥厂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
炮火中摄录105分钟日军暴行
1912年,作为一名传教士,被派赴中国南京挹江门附近的德胜教堂工作。日军进攻南京时,他冒着生命危险,举起了摄像机。从日军攻陷南京起,拍摄了4盘放映长度达105分钟的真实史料。的镜头中,有日军疯狂炮击南京城的画面,还有被蹂躏后痛苦万分的妇女,被汽油烧焦的尸体。
拍摄的胶片,于1938年初,由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副总干事的美国人乔治·费区,秘密带到上海,之后被编辑制作成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