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
养老项目必须注重运营管理
2014年对于养老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根据市场披露的信息,未来五年,到2020年左右,现在整个项目的投资预期在3352亿以上,而截至到目前,2014年的实际投资大概在120亿左右,可以说未来投资方向广阔。
如今各路大军都在进入养老。首先是政府,政府今年开展的顶层设计工作较多,频繁地出台政策刺激市场。而地方政府在中央的支持下,也集中做了两件事,一是构建居家养老网络,另一个则是进行项目落实。
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和过去房地产发展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房地产过去是无序发展状态,房价高到一定状态后发现不对,又会通过各种手段把高端房地产控制住,然后把保基本等问题解决后,市场开始求平衡。而养老可能是吸取了中国房地产的教训,一开始就从两头同时做,政府保基本,大型的市场化运作项目也开始进行。
总结2014年的养老发展,那就是新项目跑马圈地“建”,老项目紧锣密鼓“扩”,运营的老手不断被“挖”,运营的新手“青黄不接”。
养老运营有五种业态,第一是自建团队,自己做自己的运营品牌,形成未来的软实力。这种模式的不确定性就是找不到人,而且这个队伍培养周期长,稳定性差,运营无保障。
第二是托管,项目拥有方和运营方是分开的。托管是指对于项目拥有方而言,收入、支出都归自己,然后委托别人管理,风险自担,并支付管理费;运营方只管项目运营,收入、支出都不属于自己,前期没有太大投入,获取管理费。
第三是控股合作,项目投资方投入80%的现金,然后和运营方成立运营管理公司,再注入无形资产(占股20%),双方一起运营项目。这种项目由于拥有方占绝对优势,所以在品牌的问题上,更多的是使用项目所有方的品牌,原来的运营方是需要改名的,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这通常是这种模式的争论焦点。
第四是投资上一半对一半,但这种模式在真正产生矛盾问题时,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第五种方式是品牌输出,一种是假输出,例如挂一个美国的牌子,但实际这个牌子和公司没有一点关系,仅仅是要这个牌子。还有真输出,包括模式、人才、管理模式的输出。
2014年的养老运营管理开始推进了,但有五个问题也开始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