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Water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我们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工作时指出:努力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为群众创造最
在今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由浙江省科协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省科技馆、浙江日报等承办的科学+百日谭再度向公众传递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呼声。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浙江省气象学会高级工程师俞善贤今天介绍的一系列理论和事实使听众们确信,人们在过去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气候知识是无价的资源,应当成为制定决策和谋划气候行动之前务必具备的先决条件。 一个重要的气候知识就是对温室气体的认知。研究表明,温室气体的剧增与工业化以来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看,
3月22日,由甘肃省气象学会、省气象局、兰州大学等联合举办的2015年世界气象日大型科普活动举行。气象宣传志愿者通过不同方式,让公众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 22日上午,甘肃省气象学会、省气象局、兰州大学等单位在兰州金轮广场,共同举办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向社会大众开展气象科普宣传。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旨在警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巨大挑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据了解,随着天气和气候科学的进步,现今气象部门5天内的
愚人节马上就要到了,愚人愚人,说明这是个愚弄人的日子。那么,过节的同时,会不会好奇愚人节的来源呢? 下面我们就开始为您解惑咯。 愚人节是什么时候?每年阳历4月1日 愚人节基本介绍: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从时间的选择上看与春分(3月21日)有关,因为这期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围的人的玩笑,但最晚只能开到中午12点,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那么愚人节的习俗都有那些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愚人节的习俗。 愚人节的习俗有哪些?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的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四月一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 参加鱼宴
中医养生,重在清明节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
据皮肤病专家介绍:造成皮肤病患者增多与气候有关,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导致湿疹、皮炎、荨麻疹、牛皮癣越来越重、在日常生活中应加以注意,现列举如下: 过度搔抓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许多患者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瘙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过度搔抓可导致许多皮肤病加重,比如可使神经性皮炎的病变皮肤逐渐粗糙、肥厚;可使急性湿疹进一步扩散,加重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
中秋习俗吃什么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
一到中秋节,很多家庭的家宴上免不了大鱼大肉,不少人在节日里暴饮暴食,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健康,中秋节也要讲究健康养生。那么中秋节如何健康饮食呢?下面为您介绍中秋节健康饮食的9大原则! 中秋节如何健康饮食? 1、平衡膳食,合理搭配 均衡的饮食强调要有各种营养元素的搭配,动植物蛋白、蔬菜类、菌藻类的合理比例为1∶1∶1,这样既保证了食物的多样化,又能满足口味的需求。 此外,吃得油腻不消化时,可以吃一些泡菜、酸菜、酱豆腐等发酵食品。发酵食物中的那些有益微生物会让食物发生奇妙的变化。发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早在唐时中秋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2008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
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当日,记者从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从2012下半年起,沈阳市结核病专科医院便对符合条件的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今年此项工作仍然继续。 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流动人口到任何地方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享受上述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及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均提供免费治疗,对复治涂阳病人仅提供一个疗程的免费治疗。 据介绍,免费抗结核药物(免费治疗范围)仅限于: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
我国有句古话,叫十痨九死,痨病就是我们熟悉的肺结核,在医学不发达的时期,一旦患上了痨病,就如同被下达了死亡通知书,九成以上的人都注定失去生命。目前的情况也接近如此,肺结核的疫情直至今日依然严峻。2006年在南非发现了广泛耐多药结核病疫情,当时死亡率达到90%以上,情况十分严重。如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都感染了结核,而患耐多药结核病的病人死亡率也相当高。世卫组织每年都会组织肺结核的全球疫情报告会议,还公布了结核病疫情最为严重的五个国家: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
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2014黑人日:节日的来历黑人节是一月第一个星期日经非洲文化协会确定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三进麻风村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历年中国主题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节日起源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百科2014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主题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主题2015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及相关问答1月26日国际海关日1983年1月26日国际海关日:纪念海关合作理事会成立国际海关日:海关总署举办庆祝活动1月26日国际海关节:节日的由来2月2日世界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