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给急救车让道的霸王车,急救车上的设备可清晰抓拍并上传交警部门处理。1月20日急救宣传日,记者从市急救中心获悉,除了采取多种手段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我市还将为急救医疗立法。 2013年急救宣传日主题为全社会共建急救。记者从市急救中心了解到,2012年,我市急救整体情况较为平稳,尤其是对急救车行进难、120热线骚扰电话等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社会共建急救正在形成。中心负责人介绍。 空诊率明显上升 据介绍,在2012年度,深圳120受理电话总数为916805人次,受理电话数比上年同期减少
在13日第15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专家呼吁加快急救立法,对急救职责进行规范,设置急诊分级和运转制度。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刘红梅介绍,目前北京120急救网络有院前急救车辆约500辆,专业急救人员3000人,市民呼叫满足率不到90%,总体来说急救资源不足。此外,由于没有立法明确急救职责,对一些并不需要急救服务的情况,急救中心通常情况下也没有权力拒绝,需要做到有呼必应、有车必派,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珍贵的急救资源的浪费。 有的人去医院看慢性病不好打车,或者普通的手指割破了这种情况都拨打
一直以来, 见死不救现象都让人们颇有怨怼,但其实,公众急救意愿低,跟我国相关法律保护措施的缺失有直接关系。救人却要担责的纠纷在各地时有发生,导致许多人在此类突发面前会犹豫救或不救,不敢冒然施援手。 记者昨日获悉,《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今后,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伤病员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此种行为将受法律保护,不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条例》还打破先到先得的原则,规定按急、危、重进行分类调配
日前一条《三岁小男孩吃冰激凌时险些窒息身亡,路过医生出手相救》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小男孩边走路边吃冰激凌,跌了一跤后两眼发直,脸色发紫。恰逢闸北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立宏,曙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潘卫东从男孩身边路过,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才成功将该男孩急救回来。 过路医生出手相救坦言担心救不回来 在接受东方网记者专访时,黄立宏医生坦言其实在抢救过程中,小男孩人已经软了,全身已经发紫了,我们也很害怕,担心恐怕救不过来了。但这个害怕一闪而过。因为病人这个样子,我要凭我的良心做事,凭我
意外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了尽量避免意外伤害带来的损伤,我们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好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时,尽可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让我们学习家中常见疾病的急救方法,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懂得及时救治,从而帮助亲人或朋友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以下是家庭常见突发情况及急救方法。 1.心绞痛 应立即平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如果一片不解决问题,可再含服一片。如果发作已缓解,还需平卧一小时方可下床。 2.脑外伤 要平卧,不要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民众掌握急救技能,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降低伤残率。今年9月13日是第15个世界急救日,主题是急救与日常及灾难中的危险(First Aid and daily and disaster risk)。 国际红十字会运动起源于战地救护。自1859年起,红十字运动的由创始人瑞士商人亨利?杜南先生带领村民和妇女,在索尔佛利诺的战场上,不分国籍地救护交战各方的
家庭急救箱要常备哪些药品?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万一的时候,因此家中一定要有一个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那么,家庭急救箱要常备哪些药品呢?看看下面罗列的清单吧。 一、家庭急救箱必备药品清单: 1、急救手册 国际红十字会统计,全球只有12%的成年人能够在突发事件中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而其中仅有5%的措施是有效的。很多家庭急救药箱里的东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欠缺急救常识使得我们很多人在意外发生时手足失措,所以,一本急救手册是最重要的。一般书店里都能买到急救手册,网上下载装订也可以。 2、
忙碌中的家庭主妇,总有一些不小心切到自己的手指。虽说切伤手指问题不大,但如果对自己的伤情判断不当,处理方法不对,延误了治疗,小事也会变成大麻烦。 家庭生活中,遇到手指切伤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小知识。 判断伤情 学会判断伤情,才能知道哪些是可以自己在家里处理的,哪些是需要上医院找医生处理的。最主要就是看考,试大收集整理伤口的深浅和出血了,轻伤伤口不深,加压一下就能止血的。如果手指伤口较深,皮肤已经裂开较大,以及流血不止或者手指活动障碍,那就需要马上到医院处理。
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周围的人骨折,那么该怎么做,这里有一些经验可以好好的借鉴一下,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尽量帮助一点。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送,以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和救治。具体包括: 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抢救生命;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着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杭州市急救中心医教培训科鲁美丽科长说,一旦确认是气管吸入了异物,一定要马上展开急救。年龄不同,急救的方法也不同。 1岁以下的婴儿应该这么救 千万不要抓起婴儿双脚倒吊拍打背部,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正确方法是采用结合拍背和胸部快速按压。 1.救护者跪下或坐下,将婴儿脸朝下放在膝盖上。 2.使婴儿头部低于胸部,并让其头部靠在救护者的前臂上。救护者前臂靠在自身的膝盖或大腿上,支撑婴儿。单手托住婴儿头部与下颌。 3.救护者用手掌在婴儿肩胛之
生活中总是时刻都充满着意外,就连喝水都容易呛着,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会一些急救的知识方法,来因对这些突入而来的意外,比如生活中人们吃鱼经经常被鱼刺卡着,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不妨学习一下下面的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1、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 2、对较小的细刺,也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也较为
出血是创伤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成年人出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就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止血是抢救出血伤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六种有效止血方法: A、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B、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休克是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症,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有效血循环量不足,引起组织或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良。表现为四肢潮冷,面色苍白或紫绀,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死亡。 休克通常有以下几个类型: 1.低血容量性休克多由大量失血(内出血和外出血)、失水(呕吐、腹泻、肠梗阻、糖尿病酸中毒等了、失血浆(烧伤、腹膜炎,创伤和大面积炎症等)所引起。 2.感染性休克多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等)所产生的内毒素引发
洪水到来之前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
当地震、滑坡、野外火灾、热浪等灾害发生时,如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危害,以下列举几种需要掌握的基本应急措施: 一、地震 地震会造成大规模的破坏,地震时大地摇动,导致建筑物倒塌。 (一)震前措施 1、把热水器和煤气装置用螺栓固定在承重墙上。 2、用螺栓把书架、橱柜和其他高的家具固定在承重墙上。 3、悬挂的重物,如画和镜子等物品,要远离床、沙发和其他人睡觉或坐的地方。 4、牢固固定悬挂在头顶方向的灯具。 5、在柜子上安装结实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