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刚从红肉致癌的恐慌中平静下来,昨天一条新闻让很多人吓了一跳: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可能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可是,大部分家庭就是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之类的植物油做菜啊!广告中还在宣传,这些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心脑血管健康啊! 其实有关怎么吃油的困惑早就有了。以前很多专家都说吃油要换着吃,但是,他们并没有说明,哪些油的内容差不多,哪些油差距比较大,怎样换才有意义,什么烹调该用什么油。 这里就再给大家说说炒菜油里面的事情。有关油脂的知识,实在很不好懂,
今天一则《科学家称植物油做饭可致癌》的新闻在网上传得很广,很多人都来向我求证。我看了下原版新闻,有些地方有夸大误导之嫌,毕竟《每日电讯》的健康资讯靠谱程度原本就很一般。 这篇英国《每日电讯》2015年11月7日刊登的报道援引了一位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病理学教授的观点,这位马丁教授发现植物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醛类物质,醛类物质有潜在的毒性,相关疾病包括心脏病、癌症、痴呆等等。 他发现加热到180℃一段时间后,相比于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黄油、橄榄油、猪油产生的醛类物质会少很多,椰子油情
中国营养学会日前发布了《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连同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涵盖了2岁以内婴幼儿喂养要点,以下是一些关键条目和建议,供大家学习!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2.
最近媒体报道一批婴儿奶粉查出黄曲霉毒素M1,让人们对霉菌毒素的问题又产生了强烈恐惧。这些毒素通常来自于食品原料,因为它们是纯天然的毒素,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霉菌们是不会放过它们喜爱的美食的。比如说,黄曲霉就非常喜欢花生、玉米、大米、坚果、油籽等各种食材。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吃这些食物,或多或少地都要和霉菌毒素和平共处。保证安全的关键是,要保证食材的储藏条件,让霉菌没法旺盛繁殖,没法兴高采烈地大量产毒。 但也有媒体问:温度湿度有时候真没法完全控制好,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甚至家里储
说到脂肪热量高,吃得太多容易引来肥肉上身,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过,如何远离食物中的过多脂肪,倒不一定那么清楚。 是不是少吃奶油蛋糕和油炸食品就可以呢?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是不是每天水煮菜就更有利于瘦身呢?其实也不正确。因为必需脂肪酸是我们的美丽肌肤所需,而脂肪太少也容易造成肠道运动不正常,更不要说完全没有脂肪会让食物失去美味,让脂溶性的营养素难以吸收。所以,只要适度控制脂肪就好,并不是完全不吃脂肪。 怎样才能控制脂肪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里呢?不妨按下面这些问题来检查自己有没有脂肪过量的危
最近很多女人问我,台湾来的减肥梅子真的很有效吗?它号称能够排毒养颜、清宿便、消脂、瘦身、纤体...朋友圈到处都在推销呢! 我忍不住叹了口气。台湾来的韩国来的日本来的美国来的各种忽悠产品都会用这些词汇来诱惑消费者,好像只要离开中国大陆,什么东西都是高大上的,什么产品都是绝对诚信可靠的,甚至可以绕开中国大陆的各种法规和标准。(我很想请他们看看质检总局对历年各个月份进口食品的检验结果网上公布(对全社会公开),看看就知道进口产品有过哪些质量安全问题了环境污染物,致病菌,禁用农药兽药,各种霉菌毒
最近有几位朋友问:我正在减脂增肌,吃的全是蒸煮菜和凉拌菜,根本没有放油!但是家人不同意,说不吃油怎么行?还有医生说,不吃油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不吃炒菜油,真的会营养不良吗? 我说,这件事情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要想彻底弄明白,我们还是从炒菜油里面有什么说起吧。 在我国,烹调油就是各种精炼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常见品种和调和油,也包括橄榄油、茶籽油、葡萄籽油、南瓜籽油、亚麻籽油之类高大上品种,甚至还有杏仁油、核桃油、牛油果油、番茄籽油之
最近,今日头条的健康数据发布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其中用大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了互联网用户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情况。其中有些数据并不令人意外: 比如说,女性对健康的关注度高于男性,这一点和其他国家并无二致; 又比如说,在4-11月份衣着轻薄的季节里,对减肥一词的关注尤其高涨,这也是人之常情。同时,减肥的关注点往往又伴随着脂肪这个搜寻热词,虽说有点老生常谈,倒是值得深入探讨。 人们搜寻脂肪这个词汇,到底是关注自己身体上的多余脂肪,还是关心食物中的过多脂肪呢?恐怕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经常会有人问:我放了十几种食材在粥锅里,它们真的适合我吗?会不会有什么互相冲突的地方呢?也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喝了杂粮粥,感觉不舒服,肠道还有胀气情况呢? 想到相互冲突,这是食物相克的影响。实际上,各种粮食之间并未发现有什么冲突之处,但它们配合在一起是否适合某个人的具体情况,倒是的确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地方。 小孩子6个月之后就可以喝柔软的小米粥了,它非常容易消化,自古以来都是婴儿适用的营养辅食。1岁以后就可以接触其他杂粮、薯类和豆类,要先从杂粮糊糊开始。等牙齿慢慢长齐,2岁时就可以
最近甜饮料又上了健康新闻的头条,因为著名国际医学杂志《循环》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甜饮料每年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是研究者统计1980-2010年之间51个国家超过61万人的膳食数据后的发现。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这是因为喝过多甜饮料看似安全,长年累月之后就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从而导致爱饮者提前离开人世。这个数据真的不是危言耸听,甚至只怕还不能完全表现出长期爱饮甜饮料的毁人力量。 甜饮料中糖的害处
今天是国际山岳日。小编好奇地百度了一下12月从第一天开始,几乎天天都有节日或纪念日,数一数,一共有24个纪念日!勤劳的小编决定一次性把12月的24个节日(纪念日)统统搬出来给小伙伴们普及一下!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12月2日,是废除奴隶制国际日;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5日,是国际志愿人员日,同时也是世界弱能人士日;12月7日,是国际民航日;12月8日,是沙县小吃节。作为吃货,小编要特别说明一下,这可是中国四大餐饮巨头之一的节日呀!沙县
最近的天气真是冷到想裹被子,听说生姜红枣配蜂蜜能够补气血,让人暖和起来? 真相却是:有切姜烧水冲蜂蜜的功夫,你还不如下楼跑两圈。 美女问:冬天好冷啊,听说早上三片生姜+一杯蜂蜜水+三颗红枣,能够补气血,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冷了? 小顾答:可以试试,但不如多吃点瘦肉+适当运动管用。 冬天手脚冰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围环境温度低,带走了人体的热量。热水辣椒之类的都只能暖一时,增加衣物注意保暖才是王道。 很多人觉得自己冬天怕冷是XX体质造成的。当然,女性相对于男性肢体末端确实
我曾经在微博上举办过多次晒早餐的活动,有几百人参加,随着活动的持续以及我的点评,大家晒的早餐越来越完美,不少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优质营养早餐。 不过也有很多上班族、学生党反映这些早餐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其实我扪心自问,平时早上的时间宝贵,也确实很难做出那些盛宴,所以我对新式营养早餐的理解就是,除了满足营养需要,还应方便、美味,符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比如我早上7点多骑车上班,为了避免迟到,我一般到单位吃早餐,相比于路边油炸食品或者面包房里的高糖食物,我选择在办公室备好早餐,我中午可以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消息,宣布加工肉制品被列入致癌食物名单,而且红肉本身也属于可能致癌食物。这个消息几乎在各种媒体上刷了屏。人们纷纷追问,加工肉制品居然和砒霜列在一类,是真的么?很多网友感叹说:看来只能吃白水煮鸡肉了?不吃香肠火腿,又不吃猪肉牛肉,就算不得癌症,也会馋死、饿死啊 这条消息引起如此大的震动,颇出乎专业人员的意料之外。因为相关研究证据早就知道了,如何健康饮食的推荐也是老生常谈了。我本人的日常饮食,也都是遵守国内外营养学界相关推荐的,并不会因为这个新闻而发生任何改变
昨晚,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对于春节怎么休,除夕要不要上班等关注话题,通知给出了答案:2016年春节假期从2月7日至13日,也就是除夕到初六。此外,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4个节假日外,其他节假日均不需调休。 春节从除夕休起 根据国办的放假通知,春节休息7天,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上班。2月7日是除夕,这意味着除夕也和2015年一样,被包括在假期范围内,即春节的7天假期,从除夕休到初六,大年初七开始上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