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一种常见病,现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我国糖尿病人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糖尿病那么恐怖,究竟成因是什么呢? 糖尿病的成因: 1、遗传因素: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主要成因是肥胖、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所以家里有遗传的可要多注意。 2、肥胖:肥胖也是重要原因。尤其易引发2型糖尿病, 特别是肚子肥胖者。简单来说就是在于肥胖者本身存在
采访专家:高政南大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 11月14日是第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一听到糖尿病饮食这几个字,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沉重或是感到挫败。开始糖尿病饮食,就意味着要放弃所有喜欢的食物等诸如此类观点会经常听到。事实是这样的吗? ■背景资料 我省10人中1人患糖尿病 沈阳大连发病率最高 据了解,旧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2008年调查显示,2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显示为9.7%,而2013年新版中采用201
1/3患者没得到治疗 轻视征兆,半数漏诊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并发症,它可引起失眠、尿毒症、心脑血管疾病、肢体残废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但遗憾的是,糖尿病在我国的知晓率太低。作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纪立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1/3中国患者没有得到治疗,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得病,等到发现时,并发症已经开始威胁生命。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心脏病的重症监护病房中,大概3/4都是高血糖,其中有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结果有人突发脑中
外媒称,糖尿病已经是流行病,中国控制这一危机的难度将高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如果想让中国的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得到国家资助的常规护理,那么花费可能会占到中国医疗保健开支的一半以上。 彭博社网站9月15日发表题为《糖尿病会让中国脱轨吗?》的报道称,目前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这相当于1亿多人。英国《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杂志》上周发表了一组有关中国糖尿病问题的由三部分组成的组稿。文章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几乎注定会大幅增加。目前有超过6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的血糖水平高于
饮食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尤为要重视的问题,合理地控制膳食,能有效缓解和控制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症状。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改善血糖、血脂,保持体力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业内人士表示,控制糖尿病并不是不吃主食,学会食物换算,饮食不会单调,更有利于病情控制。 得了糖尿病就要不吃主食? 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都是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的预防和控制所不可缺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相关专家昨天在义诊现场表示,我国糖尿病发病比例已高达11.6%,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比例达到50.1%,也就是说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后备军。 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孙子林介绍,30年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比例只有0.69%,目前已达11.6%,比起这个更可怕的是后备军团很强大,如果你的空腹血糖在5.6到7.0之间,餐后血糖在7.8与11.1之间,就是后备军之一。据介绍,后备军团中,1/3的人有机会回到正常;1/3会一直停留在糖尿病前期;
慢阻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主要是咳嗽、咳痰,患者不易察觉,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加重后,患者可能活动后呼吸困难,晚期可出现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慢阻肺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如下: 1.控制感染:呼吸道、肺部的感染是诱发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肺心病治疗时,应注意基础病的治疗,控制感染。治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用药一般7-10天,如疗效不明显则需另换它药。 2.改善呼吸功能:与控制感染一样,改善呼吸功能是从源头上遏制肺心病的发生。一般采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呼吸兴奋剂以增加呼吸量并
为使病情长期稳定,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预防应落实在每一天,该用的药物不能停服,慢阻肺全球创议最新版推荐的慢阻肺患者维持治疗首选药物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可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从卫生经济学长远来看,将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负担。 善于自我管理的患者往往是通过坚持长期治疗来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而不是在发生急性加重时被动接受短期救治。 慢阻肺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关键是在病情缓解期就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慢阻肺患者不必忌讳运动,有氧运动恰恰是比较适宜的运动形式。倡导患者每
慢阻肺的病症表现在呼吸系统功能出现了严重受损的情况,在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结潴留、不适当氧疗、应用静脉剂过量、外科手术等的影响下,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诱发呼吸衰竭。同时由于慢阻肺引起的并发症也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 1.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并发于阻塞性肺气肿者并不少见,多因胸膜下肺大疱破裂,空气泄入胸膜腔所致。若患者基础肺功能较差,气胸为张力性,即使气体量不多,临床表现也较重,必须积极抢救不可掉以轻心。肺气肿患者肺野透亮度较高,且常有肺大疱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临床表现为: (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不是慢阻肺的特异性症
在全球范围内,受慢阻肺困扰的患者可能多达2.1亿,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继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死因。 对于患者自身而言,如不及时接受治疗,日常生活将极度受限,比如上楼、散步、购物、甚至是早晨起床后洗漱和穿衣都有困难,直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以下四大因素易导致慢阻肺: 1.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均可导致与吸烟无关的慢阻肺发生。接触某些特殊的物质、刺激性物质、有机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每年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的第四大杀手。中国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上升为8.2%,相当于约有4000万慢阻肺患者。吸烟人群的发病率更高,七成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 吸烟是慢阻肺的罪魁祸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阻肺,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使气道逐渐阻塞的破坏性肺部疾病。这个病通常由吸烟、长期处于烟雾或灰尘污染空气环境中所引起。 因为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多限于活动时气促、轻微咳嗽和黏液痰增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吸烟者的正常
近年,由于吸烟、空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全球已有2.7亿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和肺气肿。 高达73%的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如上楼梯、做家务、洗衣和穿衣)存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所有呼吸道疾病中,慢阻肺称得上是不动声色的杀手,是近年来死亡率升高的主要死因之一。 据监测,仅2000年,中国因慢阻肺导致死亡的人数就高达128万。2005年全球超过300万患者死于慢阻肺,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世界第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但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经多国呼吸病专家的积极倡议,2002年的11月20日正式成为首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日。为此,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创议组织(GOLD)倡议设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将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行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纪念活动。首次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为提高疾病知晓度,并提出了为生命呼吸的口号,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慢阻肺作
糖尿病作为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众多的患者。尤其是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让更多的人饱受糖尿病之苦。但是,由于糖尿病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加之很多患者对于糖尿病不了解,往往对此类疾病不予重视。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并可引起多类并发症,不容小觑。11月14日是第八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为普及糖尿病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我们采访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车红霞和甘肃省解放军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成仲。 防治糖尿病从了解开始 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