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元代医事年表高伟太祖时期(1206——1227)初步建立太医机构。有“田安抚”(田阔阔之父,一度任安抚使)以医得幸太祖,“实掌太医”,即为太医负责人太宗四年(1232)罗天下医置太医,长官大使佩金符,是为元朝设医官之始太宗九年(1237)根据奉御太医田...
《元史·百官志》记太医院始于世祖中统元年。实际上,太祖成吉思汗在征服天下之初,已经注意网罗医家,并且初步建立了太医机构。刘敏中《中庵集》卷13《田仲珪孝敬堂记》的一段记,颇能说明问题:
燕山田侯仲珪……涕泗言曰:仲珪不幸,未成童而孤,母常诲之曰:“方国家肇造,汝祖安抚府君以医得幸太祖圣武皇帝,实掌太医。尝以节行安抚事,征西域战没。汝父倜傥有节气,太祖爱之,因赐名阔阔,以父官居……”
这段文献中提到的“田安抚”,大概就是蒙元最早的太医负责人。从其籍贯“燕山”分析,很可能是原金朝医官,1215年蒙古军占领金朝中都前后被收用。“实掌太医”说明当时已有了太医班子,由田氏主持,曾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治病的撒麻耳干也里可温医生撒必等人,就是当时的太医。
燕山的田候仲珪小时候很不幸,还没长大成人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常教育他说:“国家刚建立不久,你的祖父以精湛的医术得到太祖圣武皇帝的宠信,并成为了太医的负责人。你的父亲也颇有君子气概,太祖很是喜欢,并赐名为阔阔。后来,他也当上了太医,天下的医生都归其管辖。于是就奏请郡国成立惠民药局,以救济天下苍生。并为此鞠躬尽瘁两朝,可谓是大医精诚!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太祖时期已有类似太医院的机构管理太医,田安抚、田阔阔父子先后担任了这一机构的领导,即“实掌太医”。且这一机构的管辖范围远不止宫廷太医,而是“天下诸医隶焉”的全国医政管理机构,为平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惠民药局可能也是其下属机构。
关于蒙古国太医院的最早记载,见于许有壬的《至正集》。“昔在壬辰,太宗皇帝虑人有札瘥夭死也。罗天下医,置太医大使,佩金符,辛丑,立太医院,总其政。宪宗皇帝癸丑,冠以提点。”壬辰是1232年,太宗窝阔台统治时期。太医大使应为掌管太医的最高长官,从“佩金符”来看,是地位颇高,很受统治者重用的官员。而太医院的建立是在9年后的辛丑,即1241年,在设置太医大使官职后这么久才成立了管理太医的机构,应该是由于这段时间是蒙古国灭金伐宋的关键时期,战事频仍,统治者难以顾及医政的缘故。
公元1232年,正值元太宗窝阔台统治时期,这个窝阔台也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他因为担心人民因疫疠、疾病而早死,所以就网罗天下的医生,设置太医大使的官职作为管理太医的最高长官,从太医大使“佩金符”可以看出,这个官职的地位颇高,是很受统治者重用的官员。到了公元1241年,也就是太医大使设立后的9年,才又成立了管理太医的机构,这应该是由于在此期间蒙古国灭金伐宋、战事频繁,而导致统治者难以顾及医政的缘故。
资料:
公元1233年6月,金哀宗从归德逃奔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将领塔察儿率部围攻,因军中缺粮,将士困惫,蒙古要求南宋联合攻蔡,宋廷感到向金复仇的机会来了,派出2万军队,送粮30万石,帮助蒙古攻蔡。
公元1234年春,宋军攻破南城,蒙古军攻破西城,金哀宗在幽兰轩自缢而死,金国灭亡。
公元1234年6月,庐州知州全子才奉诏率军万人至汴,汴京人杀蒙古所置长官崔立降宋。宋兵西进,洛阳人民也开城迎纳宋师。恰在这时,窝阔台在蒙古诸王大会上已决定大举南侵。塔察儿率军将不堪一击的宋军击溃,迅速收复了洛阳、汴京。窝阔台派使者指责宋朝发兵入洛,宋朝只得屈辱求全,寄望于议和。
公元1235年,蒙古军分两路攻宋。东路军由皇子阔出、诸王口温不花(别里古台子)、国王塔思等统率,汉军万户史天泽等从征。八月,蒙古军入唐州,末将全子才弃军逃遁。十月,阔出统大军攻陷枣阳,引兵西掠襄阳、邓州等地。
公元1236年,襄阳宋将叛降蒙古,城中储积的大量粮食、军器、金银尽为蒙古所得。
公元1237年,蒙古军又攻克光州(今河南潢川),抄掠随州、复州(今湖北天门)等地。公公元1238年,塔思率军攻下安庆府(今安徽潜山),劫掠而还。由于宋军拼死抵抗,蒙古军被迫后退。
公元1239年,攻打重庆,继而东下万州(今四川万县)、夔州(今四川奉节),受挫而还。公元1241年,蒙古军复入蜀,破210余城,兵民惨遭屠掠。
窝阔台时期的侵宋战争,使荆襄、四川、两淮的许多地方遭到蹂躏。但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财物,同时在南宋各地军民的抗击下,蒙古军也受到了不少损失,未能在所攻占的地区建立统治。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太医院的建制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革,并奠定了大都太医院的基础。《大都三皇庙碑》记载:“世祖皇帝中统庚申给银章,又别置太医院,丙子合二为一。”这两次变动是太医院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庚申年即世祖中统元年(1260),是世祖登基的第一年,别置太医院的原因在史书中虽未明确记载,但将这一事件放到蒙古国历史的大背景中,我们可以大致作一推测。1259年,蒙古帝国大汗蒙哥病逝,此时忽必烈正奉命率兵攻打南宋,围攻鄂州(今湖北),得知蒙哥病逝及其弟阿里不哥密谋登基的消息后,忽必烈撤兵北返,并于1260年在开平(后称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境内)自立为蒙古国大汗。其弟阿里不哥同年在当时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被部分宗王和大臣拥立为大汗,他与忽必烈之间的汗位争夺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直至1264年阿里不哥归降并去世。在1260年至1264年,蒙古国在开平和哈拉和林两地有两位自立的大汗,因此太医院有两所也是很自然的。忽必烈登基时应该是在开平重新设立了一所太医院,与当时首都哈拉和林的太医院相对,因此称“别置”。丙子年为1276年,此时元朝已经建立并定都大都,1276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两所太医院合二为一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忽必烈登基时在开平建立的太医院在1267年迁都大都之后,必然也随之迁入,因此1267年可以算作元代北京太医院建立的时间。而1276年元朝统一全国后,太医院的建制自然会进行一些调整。
元代太医院之名承袭金代,但在制度上却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后代的宫廷医药机构乃至全国医政管理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太医院变为独立的最高医事机构,院使秩正二品,可以说元代太医院及其医官的尊贵地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使得元代医事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同时又独具特色。这一时期的太医院总领天下医政拥有较多的下属机构,包括了广惠司、大都及上都回回药物院、御药院、御药局、行御药局、御香局、大都惠民局、上都惠民局、医学提举司、官医提举司等机构。此外,元代宫廷还设有专为管理东宫太子的药物机构——行典药局和典药局,行典药局掌供奉,典药局掌制剂,但此二药局非为太医院管辖,而属詹事院典医监。
明代太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朱元璋称吴王时仿效元代医事机构建立的医学提举司,据《明会要》记载,医学提举司建立于甲辰年四月,即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年后(1366),医学提举司改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丞,正六品”,品秩有所提高。次年(1367)“改监为院,设院使,秩正三品,同知,正四品,院判,正五品,典簿,正七品”太医院的品秩再次上升。洪武元年(1368)明朝正式建立,直至洪武十四年(1381),这段时间是明代太医院品秩最高的时期。洪武十四年(1381)太医院品秩和职官设置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改太医院为正五品,设令一人,丞一人,吏目一人。属官御医四人,俱如文职授散官”,此后明代太医院的最高品秩固定为正五品。
从医学提举司到太医监,再到太医院,短短四年内,医事管理机构的名称改变了两次,这与朱元璋个人势力的逐步成长是同步的。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设医学提举司作为中央医事管理机构,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不副实的名称,是因为此时元朝尚未覆灭,地方的红巾军政权尚存,朱元璋在此政权下担任要职并被封为吴国公,此时尽管自称吴王,但羽翼未丰,故取医学提举司这样一个具有地方医事机构性质的名称,以掩人耳目。1366年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去世,朱元璋才将医学提举司改名为太医监,并于第二年改用吴纪年,同年又改监为院,与元代中央医政管理机构同名,显露出称帝的野心。
1368年,明朝建立并定都南京,是南京太医院成立之始。1412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是北京太医院成立之始。自此南京和北京的两所太医院并立,直至明朝灭亡,这一局面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但由于太医院以为皇帝诊疗为首要职责,而皇帝居于北京,故南京太医院的地位和规模都远逊于北京太医院,受北京太医院的管制,有“太医院”之名而无其实,成为北京太医院失意医官的左迁之地。《明史》载名医盛寅曾在仁宗为太子时为其诊治,但素为其所恶,故仁宗即位时,他为避祸保身,主动要求去南京太医院任职,可见南京太医院的医官被视为形同虚设的闲职。
与元代太医院下属机构众多不同,明代太医院的下属机构只有两个——惠民药局和生药库。北京和南京的太医院均下设惠民药局和生药库,这两个机构都具有医政管理的性质,服务对象也不仅限于宫廷,而是面向全国,成为太医院与各阶层百姓联系的纽带。惠民药局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主要为军人和贫民提供药物和医疗。生药库则是太医院下设的主管药材存贮的机构,掌收贮四方解纳药品。此外明代宫廷中还设有御药房、东宫典药局、后宫医药机构(如安乐堂、月子房等),藩王府中设良医所,这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太医院存在一定的关系。
早在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之前,清朝已有太医院这一机构,顺治帝定“太医院使、院判岁额柴蔬银各十八两,御医、吏目各二十四两”,任命御医韦尽性为“左院判”,允祖为“右院判”。《太医院志·官名》载“曰院使,曰院判,曰御医,曰吏目,此国初之制也。医士本系学位,顺治初年,有特简入直者给与八品笔帖式冠带,谓之冠带医士。六年特简医士给与八品冠带奉旨随同吏目入直,谓之冠带吏目,即后之顶戴吏目,旋奉旨增设预授吏目。”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清朝的太医院及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等职官在顺治初年均设立。
清代太医院隶属礼部,为五品衙门,至宣统时,一度改为四品。其职官设置屡有变动,最高长官称为院使,设有左、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职。起初各官品级满汉间有所不同,康熙九年(1670)改归划一。太医院最主要的职责是皇室成员的诊疗,医官们按术业专攻分为九科,宫廷内的诊疗活动皆由太医院派遣御医负责。宫廷的另一个重要医药机构——御药房与太医院的关系几经变迁,时而为太医院所属,时而为礼部或内务部制约,但供职的御医皆从太医院中选拔。除诊疗外,太医院还以选派、考核医官的形式管理军队、监狱的医生,并下设教习厅、医学馆,负医学教育职责。太医院衙署内还设有生药库,收贮每年各直省解纳至京的地道药材。太医院医官的任用有两种途径,一是由医学馆培养人才,每年分四季(后改为两季)考试录用。二是由京外大臣保荐,由礼部和太医院考试受职。医官的升除,据《嘉庆会典事例》,为院使由左院判升补,左院判由右院判转补,右院判由御医升补,御医由吏目升补,吏目由医士升补。1905年,清政府推行新政,设卫生科,后升为卫生司,成为与太医院并立的医政机构。1908年,太医院因光绪与慈禧病死而得咎,自院使以下全部革职,太医院作为国家最高医政机构的历史走到了尽头。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太医院文化,敬请期待由熊益亮博士为大家带来的“太医院文化”第二讲《宫廷医海浮沉》,届时我们会在新浪中医提前为大家公布讲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