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神农私塾由熊博士为大家开讲,主题为《太医院的历史》。
熊益亮,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有:太医院文化研究、先秦两汉涉医简帛文献研究、疾疫史研究、中医古籍校注整理等。
太医院,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太医们所工作的院所、机构。我们都知道,太医又可称为御医,是指供职于皇室内廷的医生,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他们是行走在宫廷之中的太医,虽然比民间医生风光,但是“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也会被卷入宫廷的斗争中,成为宫斗的工具或者是牺牲品,这在时下最火的《芈月传》中就有体现,楚国威后因担心霸星出世,威胁到她的地位,就逼破女医挚下毒令向氏流产、滑胎,最后因为霸星是位公主,女医挚才逃过一劫。又如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古人有以蕉叶待露的习俗。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这也只适合生长在环境尚未污染之时的古人使用,今人是断不可取的,盖今日之晨露,已囊括了多种金属重粒子及PM2.5。可惜明世宗嘉靖帝不懂此法,此人对修道成仙已近于癫狂,为采集甘露饮用,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导致大量宫女因此累倒、病倒,遂生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用黄绫布几乎把这位皇帝勒死。
明世宗遭宫女杨金英等谋杀未遂,但颈部被帛带紧勒,气已绝。事发后,负责急救的是太医院使许绅。作为太医院的最高长官,许绅的医术当时无人能过之。许绅冒着极大的风险,调治峻药给皇帝灌下。早晨八时(辰时)灌下的药,到下午二时(未时)皇帝才有动静,喉咙出声,呕出紫血数升,然后才能说话。经过许绅连续数月的全力调治,嘉靖皇帝方得痊愈。许绅受到加官厚赐之赏,然而紧张的神经一旦松弛,很快大病不起。太医许绅临死时说:“吾不起矣。曩(nǎng)者宫变,吾自分不效必杀身,因此惊悸,非药石所能疗也。”(译文:我的病恐怕治不好了。当时因为宫廷发生变故,我知道如果治不好皇上,必然遭到杀身之祸,所以当时给皇上用的药非常重,精神一直紧绷,我的病并不是开方用药就可以治好的了。)由此可见,做太医并非那么风光!
那么,太医院的历史渊源是怎么样的呢?是自古就有的吗?其实不然,据现有文献可知,古代医事制度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设立,如《周礼》中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四种医官的记载,《周礼》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疙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但魏晋以前,医政管理基本上是医官管理,国家尚未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如秦、汉设有太医令、太医丞。西晋至北宋,先后出现了“医署”“太医署”“太医局”以及“翰林医官院”等中央医疗管理机构。至金代始设“太医院”,隶属于宣徽院,所以说“太医院”一词的出现最早始于金代。元、明、清三朝虽对具体制度有所调整,但一直沿用了“太医院”这一机构名称,且金、元、明(指明成祖及以后)、清四代均定都于北京,故称“北京太医院”。需要注意的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而且保留了“太医院”,成为“南京太医院”。关于“太医院”的具体职责,《大清会典》曰:“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共医事;掌九科之法以治疾;掌炙制之法以治药。专诊视疾病,修合药饵之事”,主要为王公贵胄诊视疾病,修合药饵。太医院作为金、元、明、清四代国家最高医药管理机构,成为宫廷医疗的核心机构,延续了七百多年。
接下来我将从4个朝代太医院的特点进行叙述,首先是金代的太医院,清代文豪纪晓岚说过:“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代医学开创了祖国医学学派争鸣的开端,对中医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金代宫廷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医事制度主要沿袭宋制而有所改进,将宫廷医疗机构改名为“太医院”,相当于和并了宋制中太医局和翰林医官院的职能,从而提高了中央医事机构的职权。此时太医院与尚药局、御药院等涉医机构一起隶属于宣徽院,太医院主掌医政、医学教育,为皇室提供医疗服务,尚药局执掌进汤药果茶,御药房负责进御汤药。
到了元代,元代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前所未有,早在元代统一中国,定都大都之前,蒙古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侍奉在君主左右的太医,并已建立起医药机构。《中庵集》记载了太祖时期的太医田安抚、田阔阔父子的事迹:
燕山田侯仲珪涕泅言曰:“仲硅不幸,未成童而孤。母常诲之曰:‘方国家肇造,汝祖安抚府君以医得幸太祖圣武皇帝,实掌太医。尝以节行安抚事,征西域战段。汝父惆镜有节气,太祖爱之,因赐名阔阔。’虽在征伐,以拯溺为主,凡儒服若二教艺术者,率招辑之,所全活不知几何人矣。复,还领太医,而天下诸医隶焉。奏请郡国立惠民药局,以济病者。尽瘁两朝,德业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