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传统文化

牡蛎的传说故事

2015-08-18 来源:121健康网

形态雄雌可多变,极大压力壳不陷。

蚝体胶铸泉州桥,希帕蒂娅教会残。

适应能力特惊人,盐度水温和干旱。

契诃夫枢海鲜车,莫泊桑笔书名篇。

潜阳止汗可和胃,涩精软坚与化痰。

神农本草列上品,莎士比亚有预言。

  【形态采制】

  牡蛎是软体动物,身体长卵圆形,生活在浅海7米左右的泥沙中,肉味鲜美,壳生或煅可入药,又名蚝。李时珍说:“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日蛎,言其粗大也。”杨孚《异物志》中有古贲之称。5~9月繁殖,杂食。海洋均产。

  不管海水盐度高低,温度零度以下或热带水域及干旱,它都能适应。一般盐度10%~25%为好。海潮的震动几日,影的移动,是蚝关闭的信号。海潮未来时,诸房皆开,小虫入则合之以充腹。

  牡蛎性别很不稳定,卵生型的牡蛎,均有性变换的现象,雌雄经常变换,形态也较多长形、卵圆形、三角形、圆形。贝壳是层鳞片,左右两片。左壳大而凹,常固在岩石上;右壳平而小,呈盖状。

  我国培植牡蛎有2000多年历史。

  【历史故事】

  外壳能承受极大的压力。每1.2平方毫米能承受100千克的压力。禁闭贝壳,需上万克的拉力。宋代著名的泉州洛阳桥,全长120米,宽5米,有46座桥墩,建造时,为使桥墩坚固,不被海潮冲走,先在堤坝上养殖几年牡蛎,而后用胶汁凝结石块建起桥墩。

  昔罗马帝国女数学家希帕蒂娅因笃信“理性是真知的唯一源泉”,在公元415年竟被教会用尖利的牡蛎壳残忍地割肉而死。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1904年死于德国,在灵柩运回俄国时,一时找不到其柩,后在一节装有海鲜牡蛎的货车里找到。说明牡蛎在世界食用普遍。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就有游客在海上吃牡蛎的描述。

  莎士比亚曾有这样预言:“谁拥有牡蛎,谁就拥有世界。”说明牡蛎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性海产贝类动物,这和牡蛎的广泛适应性有关。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