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文化观念和现象。先秦时代,出于构建统一的稳定的社会秩序的需要,儒家、道家等学派提出了“圣人”的概念,将其作为道德权威、政治权威、思想权威以及人格权威的统一化身。圣人观念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影响颇深,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和修养目标。当然,儒家、道家对圣人的理解有所不同。后来,圣人的内涵有所扩大,逐渐反映到多个文化、艺术、科学和技术行业领域。据统计,中国各行业领域的圣人有41位,如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兵圣孙武、酒圣杜康、茶圣陆羽,以及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等。
圣人观念很早就影响到中医药界,历代医家都认为养生治病是圣人的功业,是依据圣人的教化而行事的。《黄帝内经》中,提到“圣人”、“圣”的文字多达40处。《内经》中的圣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通晓天地之理、先知先觉、精通养生,且次于真人、至人而高于贤人者。二是指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医生。
中医药界后来所称的圣人,多指第二个含义。在几千年的医学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而被尊为圣人的张仲景和孙思邈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由于对中医药事业的杰出贡献,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孙思邈则被尊为“药王”或“药圣”。为了纪念张仲景、孙思邈等医家,历代的群众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墓葬等。至今,医圣、药王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救含灵之苦、做苍生大医。目前,很多中医药临床、科研机构、学校以及药厂、药店都置有医圣、药王的塑像或画像,并且经常举办纪念活动。他们已经成为中医药行业不可替代的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