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消食药: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医学。 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谷芽:甘平,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固精止遗。
中药苦味药: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种福堂公选良方》是201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岫云。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种福堂公选良方》共四卷,卷一为温热论、续刻临证指南医案,其中温热论是叶氏师徒之间的授课问答,原无姓名,后经《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种福堂公选良方》编者与清代医家唐大烈分别整理,形成华氏传本与唐氏传本,两种传本的学术内容一致,而文字差别较大,在读者阅习过程中,可与唐本比较阅读,其内容主要是阐发卫气营血辨证大纲医学|教育网整理。卷二至卷四为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疾病的验方、秘方选集,
《汤头歌》 医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医学|教育网整理。其中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本书较为详明的一种注释本。现存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50余种。
男,汉族,山东荣成人,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 张灿玾1928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市下回头村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祖父、父亲一生为医,德高望重,享誉一方。 1936年春,张灿玾始入小学读书。1939年冬,读完了小学四年级,1940年初,日寇铁蹄踏进荣成,家乡沦陷,被迫辍学。 1941年,家乡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在下回头村办起了完小(即高等小学),张灿玾入校继续学习。他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1953年5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提出了颅脑水瘀证新观点。中风病属急症之一。中风病常常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多端,而气血逆乱、瘀阻脑络是中风发病的关键。张学文将中风病发生发展概括为四期六证医学|教育网整理。四期为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六证为肝热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气虚血瘀、颅脑水瘀、肾虚血瘀。
鱼腥草又名蕺菜、臭菜、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早名见《名医别录》。宋代药物学家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宋代苏恭在《苏沈良方》中亦称: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关于鱼腥草的传说故事有多个版本,其中从古沅洲(即今芷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宋朝熙宁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等地。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位草药郎中,他总是很热心地为人治病。有一天,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却来了许多求医的人。郎中妻子一看这么多人急等着丈夫治病,便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药嘛,我何不替他包点草药把这些求医的人打发了呢?她忽然想起灶前地上有一大堆草棍,拿起来咬上一口,觉得甘甜怡口医学|教育网整理。于是,她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纸一包一包地包好,发给了那些病人。 过了些日子,几
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河北省涞水县人。14岁从师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深得老师真传。八年后,以精湛的医术独立应诊,解放后声名鹊起。1956 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达26年之久。 贺普仁是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针灸协会高级顾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副主任医学|教育网整理。首届国医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教授。 2015年8月22日,贺普仁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
徐景藩,男,生于1927年12月,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出身中医世家,13岁从师学医,1947年行医。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班。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内科脾胃病学组副组长、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医学会理事、副会长,江苏省委333工程选培专家组成员,江苏省药品审评
除中:若危重患者,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
药学著作。二卷。 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医学|教育网整理,其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降、分经及配伍应用,论述较详。 现有明刻本及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本。恶;攻其疾者,不避其所好恶。故食医之道,主养其精也。故撰有毒无毒,而随其所好恶也。疾医之道,主攻其疾也。故药皆毒而不避其所好恶也,而为医者不辨之,混而为一,疾医之道,所以绝也
四气调神,是《黄帝内经》中《素问》第二篇的篇名,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意是: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一是春季调神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就是说,在春天的三个月里,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一定要使自己的情志生机盎然。在春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
中药都是一剂一剂配的,那怎么叫抓呢?抓药一次说来话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与唐代孙思邈有关。 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到哪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从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有了药方,就要到药店去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如果是位老药工,他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几克。人常说熟能生巧,这种过硬本
相传,康熙年间有个叫雷允上的郎中,从江西来到苏州,在观前街摆了个草药摊。 此时,恰逢江苏一带生疮的人很多,并有传染蔓延之势。雷允上凭着自己多年行医经验,用蟾蜍、麝香等药制成药丸,并称是靠神仙指点制成的。因天神有六路,故取名为六神丸。这药丸当如菜籽,疗效神速,只要是热毒疔疮,一吃就好。顿时名扬四方,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进货,雷允上就此发了财医学|教育网整理。后来他的子孙又在上海开设雷允上南号、北号、支店等中药铺,六神丸甚至远销东南亚。 六神丸是由麝香、牛黄、蟾蜍、雄黄组成,是水丸,百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