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葡萄因其酸甜爽口、营养美味,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学校门口买了一串葡萄,一粒一粒地摘下来之后,发现手指被染成了紫红色。”此事传开,立即引起市民的关注。事实上,葡萄掉色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而且似乎年年都会拿来“炒冷饭”。那么,葡萄掉色现象正常吗?这手上沾上的颜色到底是怎么回事?葡萄被染色了吗?
水溶性植物色素遇水易掉
“葡萄掉色”其实并不新奇,一开始有这类传言出现的时候,就有媒体对有关商家进行了采访,他们纷纷表示冤枉,称给水果染色是子虚乌有的事,并现场挑选一些完整的葡萄放入水中检测,的确未发现掉色。
实际上,“掉色”现象不光发生在水果身上,有些农产品也有同样“烦恼”,如黑米、黑芝麻等。排除商家人工添加的原因,掉色是水果或农作物本身就存在的特质,因其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植物天然色素种类繁多,在人工色素被开发出来之前,生活中大部分的五颜六色,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植物天然色素。
植物天然色素包括脂溶性的叶绿体色素和水溶性的细胞液色素。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色苷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其颜色随酸碱度(pH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天然植物色素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吡咯衍生物类色素,主要代表是叶绿素;多烯类色素,为脂溶性色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果实中,如番茄红素、辣椒红素和玉米黄素等;酚类色素,为水溶性或醇溶性色素,又可分为黄酮类、花青素类和单宁三大类,如矢车菊色素、天竺葵色素、飞燕草色素等;酮类和醌类衍生物色素。这一类色素的种类较少,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地下茎和霉菌分泌物及红甜菜中。
“葡萄掉色”中的“色”属于植物天然色素中的花青素类,草莓、黑米、花生豆等也都含有此类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各部位的色素,刚刚冒出的香椿芽、鲜红的玫瑰花瓣、飘落的火红枫叶……都有花青素的存在。虽然因pH值的不同,植物颜色也有所不同,但其中的花青素都属于水溶性色素。也就是说,通常被储存在植物细胞液泡中的花青素,当细胞破损时会溶解到外界的水中,水被染色也就不足为怪了。
植物天然色素除了有水溶性的还有脂溶性的。比如,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是红色的,可为什么正常情况下水洗番茄却不会变红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色素,很难溶于水。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平日里经常喝的番茄蛋花汤,汤很难被染成红色,而番茄炒鸡蛋的汤汁却是红色的,因为番茄红素更愿意同油脂亲密接触。
水果或农作物的掉色除了与所处环境介质(水或油脂)有关外,还和色素富集部位有关。比如紫米、花生豆、黑芝麻,它们的色素富集在表皮上,并且这些色素都是水溶性的,用水清洗掉色也很正常。即使淘洗水已被染黑多次,可能剩下的色素还够它们“黑”的。相关科学实验表明,黑米和黑芝麻在浸泡3天后再反复冲洗,也还是黑色的。
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草莓虽然含有溶于水的红色花青素,但它表面还有一层透明的表皮细胞,在细胞破损之前,内部的花青素很难被释放出来。如果有人说草莓被洗出红水,那估计是用力过猛而挤压出来的汁液。
仔细分辨外表“可疑”水果
所以,清洗水果或农作物的水是否被染色,要视物种中植物色素的具体属性而定。从营养安全角度来看,像花青素、番茄红素和儿茶酚等这类植物天然色素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并且基本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目前有研究表明,这些物质都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清除人体内的氧化物质,可降低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它们还能够提供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
对于网上流传水果染色用以提高新鲜度等流言,比如2017年1月在朋友圈疯传的“砂糖橘掉色染红双手”,有专家表示,目前大部分水果或农作物种植情况良好,外观形状都较正常,没必要通过染色来改变它们的外观。另外,也有商家和农户表示,给水果或农作物染色成本太高,他们不可能费尽周折做赔本买卖。所以,目前消费者不用过分担心水果或农作物是否添加染色剂的问题。
不过,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的有关规定,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食品允许适量添加一些食用天然色素,但绝不允许超量超范围添加。而有些商贩在水果中违规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色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比如2016年发生的“染色红毛丹”事件。据有关媒体报道,为了有个好卖相,一些不良商家将没有完全成熟、不红的红毛丹在销售之前做些手脚,把它们放入盐酸加胭脂红中浸泡,在加工染色后,重新包装、售卖。而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胭脂红这种着色剂是绝对禁止用在新鲜水果中的。更何况,毒理学实验显示胭脂红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由此可得出结论:一些水果或农作物中的天然色素溶于水,清洗时水被染色属正常现象,消费者需要注意辨别,不要过度恐慌。为了防止上当受骗,有关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到正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食品。购买水果时应该挑选外表“朴实无华”的,如果水果表皮特别鲜亮,很可能就是上过蜡或染过色的。如果觉得买到了可疑食品,肉眼一时很难区分的,建议到权威检测部门进行专门检测。同时,面对谣言,相关管理部门还需加大监管力度和科普宣传力度,维护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王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