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今年64岁,搞历史研究,自称为“运动上瘾”人士。
15岁时,迷恋上足球,辉煌时期曾以副队长身份带领校队参加省里的比赛。
30岁,在杭州读研究生,每天6公里,瘾头大到下雨天也脚痒痒要出门。
40岁,学术生涯进入关键期,老是坐在电脑前,脖子、腰板受尽委屈,老罗决定进军羽毛球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周两次,还专爱挑年轻人打比赛。
50来岁,人还没到退休年龄,膝盖快退休了:关节软骨磨损,右腿尤为严重。
“有个医生跟我说,医治运动创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运动。”60岁的老罗,彻底告别了羽毛球。
老罗的故事,听上去很熟悉吧。现在不少单位有器材,不运动都不好意思。买了新衣服、新跑鞋,走起——
不对,等等。你真的会运动吗?
来自浙医二院骨科中心的数据,去年一年这里的关节外科门诊26000余次,各类运动损伤手术1800余台,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运动是把双刃剑,广场舞看着轻松,跳得不好,也可能磨损膝关节,扭到腰。”浙医二院骨科副主任戴雪松说。
孙杨的伤痛
做老师的也蛮多
老罗羽毛球玩得特别狠,专爱挑水平高的选手对战。说起这一点,他还颇为得意,说自己年轻时还玩过拳击。
“好汉也怕病来磨。”用他自己的话说,年轻时不计后果的挥霍,年纪一大就来秋后算账。
今年冬春,肩膀疼痛发作,晚上只能趴着睡。老罗自己估摸着,是风寒加重了病情。
“一说到肩膀问题,老百姓脱口而出‘肩周炎’,其实肩周炎在所有肩痛中只占了不到10%。”戴雪松说,老罗的“肩痛”,在医学上叫做“肩峰撞击征”,是肩痛中最常见的原因。
受伤的人,手举起来或者拎东西时,会特别疼,也没法把手放到背后。游泳运动员、经常做上举动作的网球、羽毛球运动员,都特别容易受这种伤。
孙杨就曾经因为肩痛,成为戴医生的常客。
戴雪松告诉记者,从门诊情况来看,膝关节和肩关节是受伤最多的,除了运动员,一些特定职业的人群中也很多见。
“比如老师、建筑工人、运动员,甚至还有义乌小商品市场里经常举上举下搬运货物的人,肩痛的人也很多。”戴雪松最近的病人中,就有一位老师,情况似乎比老罗还糟糕,说疼到恨不得直接把肩膀拿掉。
35岁之后
多选择有“网”运动
运动损伤不再是运动员的专利,普通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年轻的白领中。戴雪松提醒:“各类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已快跟上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了,这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关。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把运动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必修课。”
在他的病人中,足球、篮球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年轻人中最为常见。
“在这些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运动中,韧带和软骨很容易受到伤害。”戴雪松笑言,过了35岁,我都不做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只进行有网的活动或有氧运动,比如羽毛球、网球等。
因为身体接触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最易让膝盖上的交叉韧带受伤。在国外,有些地方称之为“看门狗韧带”。正如它的名字,在膝关节的韧带损伤中,“看门狗”总是首当其冲。
“看门狗”受伤,除了因突然外力冲撞外,关节反复活动,韧带和软骨不断磨损也会形成积累性损伤。
“登山、远足这些看似温和的运动,就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戴雪松说,这种损伤往往只是局部肿胀、疼痛,很容易被忽略。
“疼痛是最好的信号,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他说,感觉疼痛时,就要停下来,不要高估自己的运动能力,不要高估了你的膝盖。
记住,你的运动能力和你的万丈雄心常常不搭调。
跑步前后
两个动作能保护你
美国运动协会曾对运动中身体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了十大排名,其中肌肉损伤位列第五。
徐峰是一家健身中心的教练,他告诉记者,热身不足、柔韧性差,最容易导致各种肌肉拉伤。
“热身真的非常、非常重要!”说起热身的重要性,戴雪松也十二分的认可。
为什么需要热身呢?
戴医生解释说,因为胶原蛋白是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胶原,就会有一定的粘性,这个粘性有个怪癖,和温度负相关:外面越冷,肌肉粘性越大。
所以,冬天开始运动的时候,肌肉发出的能量,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克服粘性,如果不做热身,就容易发生肌肉和韧带的拉伤。
热身运动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如果是跑步,可以先用慢走、然后过渡到快走,再跑起来;游泳,可以用冷水刺激,然后慢慢沉入水下,慢游5分钟后再开始运动。
徐教练还给跑步的人,推荐了两个小动作:
第一个动作,把前脚掌抵在墙壁上,向下压;
第二个动作,把一条腿抬起来,脚踝放在另一条腿上,用手扳脚面,可以帮助小腿胫骨一侧的肌肉。
“这两个动作,可以热身,也能作为拉伸的动作。”徐教练提醒,运动之后,要注意关节的拉伸和肌肉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