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贫血的原因
贫血是由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理状态。造成贫血的原因繁多,如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肿瘤性疾病等。病因不同导致的结果也迥然而异,因此一旦发现贫血,必须尽快到血液科就诊,查明贫血原因。
得了贫血后的症状
贫血对健康最严重的危害是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各系统因缺氧而出现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或体征有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及指甲颜色苍白等;活动后可见心悸、气短、大汗、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甚至出现晕厥;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恶心、便秘;女性月经不调、男性性欲降低等。此外,部分病人还可能出现原发病的症状,如急性白血病病人出现胸骨疼痛;消化道慢性失血病人出现呕血、黑便、便后滴血等;女性月经过多等。
贫血的诊断及消除
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基本检查包括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网积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含量、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骨髓涂片检查,必要时可做骨髓活检,具体检查项目应到血液科就诊后作出决定。
贫血的治疗首要措施是消除病因。很多时候,原发病的危害往往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例如白血病、胃肠道肿瘤等,对原发病的治疗也比对贫血的治疗更为重要,因此在病因不明确时,患者不应乱服药物、食物等使病情复杂的物质,避免增加诊断和治疗上的难度。至于贫血本身的治疗相对简单,一般采用补充铁剂的方法即能纠正,若出现重度贫血或者心肺功能不全等危急情况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预防贫血的方法
都说治病不如防病,贫血的预防也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保证营养均衡。例如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是最常见的贫血病因,因此生活中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瘦肉、蛋黄、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豆类、番茄、杏、枣、橘子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会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12也是造血不可或缺的原料,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但经高温烹调后,可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素B12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又要讲究烹饪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其次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健康保养,如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情及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再次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有关损伤造血的因素,因为许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都能损伤骨髓从而抑制造血,如化学物质苯、有机砷、某些抗生素(如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抗癫痫药物等),物理因素如射线辐射等。平时在生活中注意不要滥用药物、滥做检查、减少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此外,失血也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各种失血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及肿瘤,痔疮,鼻出血,女性月经过多,钩虫病等均应积极趁早治疗。
总之贫血的诊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病因,早期做出诊断,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