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建议只适合美国人吗?不!其实在去年6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时,就提出过这个观点。因为虽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但吃进去的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到底有多大关系,目前尚未明确,而且人体自身产生的胆固醇往往比饮食中蕴含的多得多。
而记者查询了医院体检数据,发现胆固醇超标的人很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把胆固醇指标降下来,掐着量吃;另一方面,现在却提出胆固醇摄入量不用再控制。那到底该怎么吃呢?围绕这个问题,记者详细采访了相关专家。
胆固醇一直被“冤枉”了吗
先介绍下《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形象点说,它就是一本指导每个人如何吃饭的“参考书”,也是每个家庭和营养学家的好帮手。
关注的焦点是,报告提出不再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而从1977年以来,膳食指南一直要求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少于300mg。记者查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也将每日胆固醇摄入量的上限定在300mg,高血脂者更要严格控制,每天不超过200mg。
为什么美国这次要去除胆固醇摄入限制?对中国人也适用吗?记者将问题抛给了浙医二院营养科主任、浙江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片红教授。
他提到,早在去年6月,中国营养学界就提出过这个观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目前尚未明确证明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尤其是摄入量临界值的制定,还缺乏研究证据;另一个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胆固醇比膳食中吃进去的多很多。
胆固醇吃的比合成的少得多
苏宜香教授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2013版第六章脂类的撰稿人。近日她在采访时提到,胆固醇是人体内可以合成的类脂,每公斤体重每日可产生12-13mg的胆固醇,而经膳食摄入的胆固醇仅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3-1/7。
对此,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进一步做了解释。
他说,需要弄清两个概念:第一,血液中含有的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肯定的,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指标,发病风险会下降;第二,原因在于膳食胆固醇的吸收,因遗传和代谢状态不同,而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而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有多大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浙江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统计,2014年28047人体检,胆固醇增高的有3770人。这么多人指标异常,问题出在哪?
“还是吃,不是说胆固醇吃得少了就行,而是要调整饮食习惯。如果油脂类吃得多、体重往上增,自身合成的胆固醇也会增加。”倪海祥主任解释,“特别是本身血脂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
●服务
胆固醇如何摄入有讲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透露,中国营养学会正在组织相关专家对膳食指南进行修改,修改过程中,将会参考美国等国家制定膳食指南的科学证据,提出相关建议。
当然,有一点很明确,胆固醇摄入量不再限制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任性吃。张片红教授形象地说:“对你而言,不是说现在每天能吃10个鸡蛋了,而是每天吃一个鸡蛋时,你不需要将蛋黄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