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饮食清淡多吃粗粮
杭州已入夏。最近,杭州经历了好几轮气温变化的“过山车”,前一天还是闷热难耐,随着一场大风或者降雨,气温马上“蹦极”,让人们感觉从夏天回到初春。初夏时节,由于处在季节交替时期,气候由温和逐渐转为炎热,但也时常有冷空气影响,这就造成了气温上下波动较大的现象。此时,人体的免疫力受到更严峻的考验和威胁,一些抵抗力差的人群就往往适应不了天气的剧烈变化,通常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肠胃不适、嗓子上火、咽喉肿痛、体内发热、感冒发烧等症状。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夏天是指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为止,一般指阴历四月至六月。《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中医认为,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要注意防暑降温、提高免疫力,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从各个方面调整好生活起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以便更好地度过夏天。
夏季养生要顺应气候
迟睡晚起 多吃蔬菜水果
初夏要特别注重养生,这符合中医里“天人合一”的理论。从中医理论上来说,一年四季的温度,以夏季最高,人体因气温的升高新陈代谢最快最旺盛。气血运行活跃,皮肤毛孔开泄,暑气熏蒸动辄汗流浃背,机体大量出汗,引起体内水分,钾、纳、氯、等电解质及维生素等丢失,能量大量消耗,同时,夏季暑热,耗伤人体气阴,人体唾液、胃液、胆汁及肠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患者食欲不振,无味,进食明显减少,影响消化功能的吸收,降低机体抵抗能力。夏季若雨水过多时湿邪内侵,外界病毒、细菌大量繁殖,易致肠道感染。而且很多人贪凉常居空调房间而损伤阳气。因此,夏季养生保健更需要适应“天人合一”的规律,与夏令季节、气候、环境相适应,才能为身体顺利度过炎热的“苦夏”而打好基础。
那么,夏季究竟怎么养生才算是顺应气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有句话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并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才是夏季的养生之道。
国家名中医汤金土教授也肯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夏天最简单的养生方法,首先是要调整生活作息。夏季,人应该顺应气候,做到晚睡早起,最佳入睡时间是晚上十点到十一点,而最佳起床时间则应该是五点半到六点半。
其次,夏天的特殊天气容易让人体产生矛盾:一边是暑热外蒸,一边腹内阴冷,这就是夏天很容易腹痛腹泻的原因。因此,夏季饮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温扶阳气,调护脾胃,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春夏养阳”。
总的来说,初夏的饮食应该注意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应该尽量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小米、玉米、山楂、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养护脾胃,最好能多吃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夏季还可以经常吃些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如苦瓜和苦菜,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