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式自体输血全省推广 衢州一年只有12例 |
血袋采购难病人需求少遇尴尬 |
时报记者 夏佳波 通讯员 胡秋月 方序 文 唐玮洁 制图 |
时报讯 中秋加国庆,漫长的8天假期,不少人选择出门旅游好好放松。而这8天长假对于一些病人来说,是最好的手术和调养时间。杭城最近气温适宜,医院里的择期手术(可根据自己需要挑选时间手术)爆满。手术大量增加,也就意味着用血需求开始增大,这无疑给临床供血造成压力。昨天,省血液中心主任吕杭军表示,由于市区献血点受到地铁施工影响,学生献血同比下降。进入秋季以来,省血液中心血库的库存量一直在警戒线附近。现在临床用血已经从季节性缺血变成了常年缺血。
让患者把自己的血液储存起来,在手术或急需时输入自己体内,拯救自己生命的自体输血,开始在全省加大推广。在衢州市中心血站,一年来通过自体输血,共计节省了275800毫升血液。但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方式虽好,在杭州各大医院却较难普及,储存设备、血袋采购、病人需求都存在实际问题。
衢州实行自体输血 孕妇术前储备血液
临床用血紧张,如今在各个城市都是个难题。其实,除了异体输血(用别人的血)救命外,还有一种方法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自体输血(用自己的血)救命。在2010年底,浙江省卫生厅在全省进一步推广自体输血,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
在衢州市,自体输血技术原先是用来保障“熊猫血”市民的用血安全,而现在,衢州市的医院都开展了自体输血,一年下来节省用血达275800毫升。
27岁的张秀娟是Rh阴性A型血,属于“熊猫血”。怀孕初期,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在对张秀娟的身体做了详细检查后,就建议张秀娟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方式,以应对手术时出现急需用血的紧急情况。
衢州市中心血站许巧华站长解释,因为Rh阴性血保存的条件要比一般血液更加苛刻,需要在零下80℃的温度中冰冻保存。万一出现急需输血的情况,血站洗血、解冻血液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左右,这对于急需输血的病患,尤其是孕妇来说十分危险。当时医生建议她可以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提前储备血液。
临近预产期前一周,医生在张秀娟身上抽取了400毫升血液,两天之后,又回输了200毫升到张秀娟的体内。“本来想备两个单位(每单位为200毫升)的血,考虑她的身体状况,最终医生决定准备一个单位血。”许巧华说。
分娩当天,医生提早预备好的这一袋血发挥了作用,张秀娟剖腹产手术时安全度过,母女平安。
术前三五天采血 每天10元储存费
吕杭军主任介绍,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自体输血有3种形式。一是术前贮存式,医生会挑选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病人,在手术前三五天至半个月内采血贮存,在手术时或急需时输还给病人;第二种是术中等容稀释式,在手术前麻醉阶段进行自体采血,用盐水等方式去交换失血,因而病人的血容量保持不变,而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手术中再把抽出的血液输还给病人;三是术中回收式,用血液回收装置,将病人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抗凝和过滤,然后将采集的红细胞回输给病人。
“像张秀娟这种是术前贮存式自体输血,而且她的情况还比较特殊,我们形象地称为蛙跳式自体输血。所谓蛙跳式自体输血,即手术前很多天,病人要用4个单位800毫升血,医生会先抽一点400毫升,隔几天再输回去200毫升,过几天再采血400毫升,以此反复,直到采够需要的血量。”吕杭军主任解释。
自体输血除了安全外,还能节省许多用血开销。像贮存200毫升自体输血,目前只收30元的采血费和每天10元的储存费,术前无需交叉配型。而异体输血不但需要血液检查费,还需要血袋、交叉配型等费用,用200毫升血就要花费超过200元。此外,在手术中回收失血,由于回收所需耗材费用价值1000元以上,相对来说贮存式自体输血最省钱。
●相关
杭城A、O型血特别紧缺
在血液中心网站本周血情提示上显示:A、O型血非常紧缺。
“今年,杭城的供血变得更紧张,主要原因来自于街头献血量的下降。”吕杭军主任说。他报了一组数据:截止到目前,跟去年相比,全省献血人次增加了1.4%,但是总献血量却下降了0.4%;目前血库库存量差不多有2700至3000个单位,一直在2500单位的警戒线徘徊。而往年到了9月下旬,库存量往往会达到4000个单位,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的库存量少了近1000个单位。
而献血点分布不均匀导致流动献血量的下降,也是今年临床用血紧张的原因之一。目前省血液中心的街头献血点中,延安路沿线附近的三个献血点,龙翔桥、武林广场、吴山广场都受到了道路施工的影响。去年同期,以龙翔桥为例,每天采集到的流动无偿献血量有100个单位,但是目前连50个单位都采集不到。
省血液中心8月份的一份统计显示,街头总献血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52人,相当于减少了10万余毫升献血量,少了近1/5的库存量。
“此外,用血紧张的原因还有高校学生献血率的下降,去年杭州地区高校学生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12%,而今年高校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到10%。”吕杭军说。
献血量减少,而用血量在日益增加,尤其是血液病病人、人工肝病人等,他们需要长期用血,又以A、O型血患者居多,导致杭城A、O型血特别紧缺。
●纵深
贮存式自体输血为何难普及?
血袋采购难 病人需求少
浙医二院是省内最早开展自体输血的医院,医院麻醉科主任严敏介绍,从2010年截止到今年8月份,浙二共计完成回收式自体输血3290例,回收红细胞111万毫升;开展稀释式自体输血330例,稀释了10200多毫升全血;但贮存式自体输血,医院几乎没有开展。而在衢州市,目前共开展了508例,其中也只有12例贮存式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为何难开展?吕杭军主任透露,国家对血液的管理比较严格,采购血袋途径麻烦,血袋按照规定只能由厂家供给血站。此外,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院需投入大量精力物力进行人员培训、购置设备、设置专门场地等限制都阻碍了其进一步推广。
此外,吕杭军主任说,并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储存血液,只适用于择期手术和部分急诊手术。但这些病人的输血量和用血量普遍很少,有些甚至术中不用输血,导致了贮存式自体输血难普及。
还有,医院还要专门配备贮存血液的专用冰箱,一台冰箱就要几十万元,小医院负担不起;同时相关政策不全,像这种贮存式自体输血保管费是10元/天,目前还没有进医保,对患者来说储存时间长了反而更贵。
自体血如何保存?
血库拟增设自体血贮存区
吕杭军坦言,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好处显而易见,自从开展后,大概缓解了20%左右的手术病人用血量。
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开展,不仅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统一协调、政策支持,比如采购血袋资质向有条件的大型医院开放,医院也要配备好专门的医务人员、冷藏冰柜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自体输血、贮存的技术。
“如果这些都能实现,省血液中心也将会在自己的血库中,专门增设自体血贮存区,同时这部分区域分为健康人自体血贮存区和患传染病携带者自体血贮存区,以方便大家的实际需求。”吕杭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