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上海医疗器械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措施,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
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一直处于小而散的状态,集中度很低。这也导致了技术和生产工艺一直是整个行业的短板。记者在对于上海的医疗器械公司调查后发现,企业都把技术作为发展的核心,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一直被国外的通用、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大巨头所垄断,国内的定价也远远高于国外。据了解,联影系列产品的推出,使得国外三大巨头已经开始对相关产品降价,部分设备价格降幅在3到5成。上海食药监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处正处级专员林森勇介绍说,如果(设备)整体价格下降,诊断费用有望降低。
复星医药的利润源正在从药品分销、药品制造转向医疗服务领域,这家已跻身中国医药行业前五名的本土企业,正站在母公司复星集团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厚积薄发,分享行业快速发展的饕餮盛宴。
高端医疗装备尤其是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一直被医疗器械行业内统称的“GPS”一统天下。联影人有这个梦想,即中国人,中国的三甲医院使用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应该拥有自主品牌的国产装备。
上海名邦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自2002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拓展品牌优势,增强顾客满意,持续创新改进”的经营理念,生产的“名流”安全套,已经成为国内十大安全套品牌之一。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药物支架Firehawk“火鹰”,是一款全球第一且唯一的药物“靶向”洗脱支架系统,实现了本土企业在国际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媒体采访团一路走来,上海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与监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高端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奋发图强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打破外企垄断,可歌可泣;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微型企业真抓实干,把产品质量、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小产品大安全”的理念一以贯之,可叹可赞。民族品牌立于世界之林,当看上海!
为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届医疗器械培训团赴德国学习考察。通过对德国医疗器械监管体制的考察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医疗器械监管中超前的理念、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医疗器械自主创新意味着什么?“不仅意味着打破进口垄断局面,医疗费用下降,在医疗设备使用方面不再‘受制于人’,更深远的意义是,国人的健康数据不至于流失海外。因此,进行医疗器械自主创新是民族企业肩负的一种使命。”上海联影医疗总裁张强博士对记者说。
成立于2011年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经过3年的飞速发展,仿佛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正在与跨国医疗器械巨头GE、西门子、东芝等同台竞技。这家由海外留学归国创业团队和其他第三方共同出资创办的民族品牌企业,研发中心辐射全球。
微创实施“合纵连横”的管理模式,侧重培养各纵向职能部门内部团队建设的同时,也强调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融合和交相维系。它是微创人对西方现代管理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有力实践,结合了“纵向”的刚性和“横向”的柔性即刚柔并济的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医疗器械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建,设立了医疗器械监管司,加强了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在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管、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共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月18日上午,我国首次“医疗器械质量万里行活动”在京正式启动。
报告显示,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死亡不良事件报告75份,严重伤害事件报告34524份,共计34599份,较2012年增长46.9%。 2013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Ⅱ类、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是构成主体,与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低相吻合。其中涉及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最多,共10503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