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是如何打理手中的巨额财富的?沃顿全球家族企业联盟在对138个家族企业进行调查以及对40个家族掌权者专访之后,找到了答案:家族办公室在他们的投资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管理着家族的金融资产配置,而且还经常提供其它服务,比如指引重大慈善活动,安排家族子弟的大学申请,聘请家庭工作人员,甚至管理家族的车队或私人飞机。
家族办公室的建立
调查发现,建立家族办公室的常见原因包括:家族成员的择业自由度,低成本高效的资金管理,稳定、可控及可扩展的资产管理,忠诚员工的发展,以及经济实惠的文件管理等。总体而言,家族办公室如同一个大管家,满足了超级富豪的两个需求:投资管理和财富传承。
家族办公室主要有两大类型:单一家族办公室,与联合家族办公室。两者工作内容类似,但联合家族办公室服务于多个不同的家族,对家族财富规模的要求也相应降低。
家族办公室协会今年发布的报告中估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000个单一家族办公室。要建立单一家族办公室所需不菲,仅人员成本就需要每年数百万美元。通常一个配备比较完整的单一家族办公室需要1位首席执行官、1位首席投资官、1位首席财务官、1位首席法务官,至少2位投资分析师,4位会计师,1位审计师和5位行政管理人员。
沃顿的调查发现,43%的调查对象选择家族成员作为单一家族办公室的负责人,51%的调查对象选择外部专业人士来担当这一职位,而越富裕的家族就越有可能聘请外部人士来管理他们的资金。选择家族成员来担当负责人的原因是,他们对家族业务及整个家族情况都很熟悉,其他家族明确不从家族企业中聘请人员,是因为想把家族资产同公司资产分开。
由于投入巨大,有业内人士认为至少拥有5亿美元资产的家族,才有必要建立单一家族办公室。而在有关富豪榜中,进入10亿美元资产这一上榜门槛的中国大陆富豪数量达到262人。据估计,全球未上榜的10亿美元身家的隐形富豪约2500人,其中中国隐形富豪数约750人左右,占比30%。这向关注中国家族办公室领域发展的业内人士,展现了极为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
在中国兴起的两大驱动力
家族办公室这一概念在中国的兴起来自于两大驱动力:民营企业家所面对的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与内部家族传承压力。
一方面民营企业所在的产业本身面临转型升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企、外企给民企带来了巨大的外部挑战。过去外企是不会进入三四线城市的,现在也开始向三四线市场投资,甚至是不计代价地抢占市场。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民营企业走过30多年,第一代企业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力不从心,开始进行财富传承的重要选择。据《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高净值人士已经开始考虑财富传承,而这一比例在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人民币的超高净值人士中更高,接近二分之一。
相当比例的二代对传承家族企业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足够能力驾驭企业。怎么办?只能把企业卖掉。未来十年,中国民营企业可能会出现一个大规模的企业出售、并购整合浪潮。在处理如此规模的流动性资产时,无论是非上市公司还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家族,都需要一个结构化的家族财富管理顶层设计,这正是家族办公室的意义所在。
一张资产负债表
对于家族企业的资产配置而言,一张资产负债表的概念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企业家往往会与多家私人银行合作。第一类,国内私人银行,首选是四大国有银行,因为他们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给予过扶持,企业过去有很多结算需求与他们合作。第二类,海外主流私人银行,这是企业家把家族资产进行海外配置的主要方式。第三类是精品私人银行,比如企业家的救命钱,可能就存在瑞士的小型家族私人银行中。
当同一个家族要与4-5家私人银行打交道时,就会遇到一些困扰。家族与私人银行合作出于两个目的。首先,希望实现资产的分散配置。有一块资产在美国、一块资产在欧洲、一块资产在国内,看起来好像是分散风险了,但没有一张家族资产负债表,就不知道这些银行究竟是怎样来投资这些资产的。以美国2008年麦道夫事件为例,不少家族以为自己的钱是分散配置,殊不知,很有可能几家不同的私人银行都投资了麦道夫的基金。当金融危机来临时,这就给家族财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家族想享受不同的私人银行带来的便利和服务,但企业家的重点还是在实业上面,并不是那么懂金融,而在金融领域,因为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往往比较严重。企业家在与私人银行打交道时,会有利益冲突。金融危机爆发时就发生过多起诉讼,私人银行家没有充分揭示风险,就向客户出售他们并不了解的金融衍生品。企业家出于对私人银行家的信任进行购买,但同时也把自己暴露在危险的境地中。